譚明哲
摘要: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主要是培養企業等商務單位的一線營銷崗位需要的人才,因此營銷技能的培養就是教學的重點。高職營銷專業技能的培養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托,根據市場對營銷人員技能的要求為出發點,進行核心技能標準的制定,并在教學過程中予以貫徹執行,這是實踐實訓教學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實訓建設
前言
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體系課程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實踐。我們將以創建課程體系為契機,以就業為切入點,為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企業和行業對市場營銷專業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斷探索、實踐,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
1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實訓教學的現狀
1.1課程實訓沒落實
一般的高職學校專業課程上課時間都是90分鐘一次課,很多老師習慣于先講理論,然后再進行實訓教學。由于時間關系,留給學生真正實訓的時間卻非常短暫了,因此,營銷專業應該根據崗位要求掌握的市場調研,市場調研報告的撰寫,調研方案的設計,人員推銷的組織等技能來組織課程實訓。然而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實訓流于形式,依然側重于老師講怎么做,學生真正動手實踐的時間與比例都比較少。
1.2課程實訓流于形式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實訓大多都在教室或者實訓室完成,一般的做法是,實訓課程結束后學生都要上交一份實訓報告,教師往往以學生上交的實訓報告為依據給予學生實訓成績。很多學生在上實訓課的過程中把時間與重點都放在實訓報告的撰寫上,而忽視了真正的技能操作部分的訓練,導致本末倒置。教師對學生實訓的考核也主要以實訓報告為主要評判標準,而并不真正知曉學生操作能力如何,從而導致了實訓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
1.3企業實訓難落實
營銷專業實訓還有一種重要的方式就是安排學生去企業實訓。但是很多企業為了防止商業機密的外泄,企業實訓指導老師沒有時間一對一地進行指導,只是在接受學生實訓后,讓學生在企業熟悉企業文化,了解產品特點,僅僅能在皮毛上了解一些營銷崗位的要求與操作流程。在實訓期間,學生很難真正對接客戶需求,掌握產品推銷,客戶異議處理,客戶關系維護等方面的技能。從而導致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能真正的進行實踐技能的學習與演練,所以企業實訓也是難以落實的。
2營銷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進的途徑
2.1制定詳細的實訓計劃
很多老師認為課堂讓學生做了案例分析,講解了案例資料就是完成了實訓任務,這個誤區必須要糾正。營銷專業的實訓一定是按照營銷崗位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為依據,詳細制定實訓計劃,在計劃中明確實訓的目的與要求,實訓計劃應該詳細規劃每一個實訓內容與步驟,并明確相應培養的技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營銷人員技能的要求的不斷提高,實訓計劃也應該不斷修訂。
2.2優化課程實訓實施模式
實訓前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實訓方案指導書。課程實訓方案的撰寫不能由一個老師來完成,應該在企業人員的參與下,專業課老師一起來制作完成。實訓內容的確定要吻合企業的實際需要,不要過于理論化,應該以營銷技能的培養為指導思想。教師團隊做好實訓方案后,要經常討論與修訂,不斷完善。實訓實施最重要的實調動學生參與完成實訓的積極性,盡可能的在實訓過程中既能提高每個學生的操作技能,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訓后要及時總結,表揚實訓成績突出的學生,教師們也應該在實訓結束后對實訓計劃與方案做修訂與改進。
3校企深度合作,推動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3.1全面推行項目化的課程改革
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二﹑三﹑四學期的專業教學中均安排兩周的整周實訓,整周實訓主要與專業核心課程相結合,并聘請企業導師為學生做專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如第二學期安排了《商務交流》的整周實訓和《市場調查與預測》整周實訓,在市場調查預測實訓中引進企業真實項目,充分利用市場營銷策劃實訓室進行電訪和面訪,在真實情境中提高了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溝通能力和抗壓能力。第三學期安排《客戶關系管理》課程設計和《營銷策劃》整周實訓;第四學期安排市場營銷綜合實訓環節。三個學期的整周實訓都緊密結合企業的真實項目,既是核心課程項目化改革的需求,也體現了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3.2推行賽課結合的實踐教學改革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技能大賽要求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實現課程設置與競賽項目對接﹑課程內容與競賽技能對接﹑課程時間與競賽時間對接﹑課程教學與競賽形式對接。學生可以通過選課進入實踐課程,以競賽形式進行課程考核,通過的學生進入技能大賽初賽,并參加校級競賽,以第二課堂﹑興趣小組﹑協會的形式進行組織和指導;進入決賽的學生參加競賽培訓課程,進入市級以上比賽。市場營銷專業推行“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改革舉措,與各類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項目情境完成各類企業真實任務,提高了學生的營銷綜合能力。
4設計第二課堂實踐體系
4.1制定專業實訓計劃
在專業實習實訓方面,分為五類。一是專業課程類的實訓,包括企業認識實訓﹑公益勞動﹑禮儀實訓等,為期1-2周;二是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關聯的實訓,按營銷職業崗位成長規律設計,包括營銷認知實訓和營銷沙盤實訓等,安排在1-4學期進行,為期3-4周;三是一體化綜合實訓,內容包括產品和背景公司選擇﹑市場調研﹑營銷策劃﹑ERP沙盤模擬演練﹑銷售合同﹑客戶數據分析等內容,安排在3-4學期,為期4周;四是頂崗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為期8周;五是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同時學生必須完成大一﹑大二兩個暑期不少于4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4.2指導營銷專業社團活動
建立多個由專業教師牽頭的營銷類興趣小組﹑實踐創新項目,鼓勵學生參加;成立了由專業教師指導的營銷協會﹑各類社會實踐小組,學生自行組織各種能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活動,如演講﹑征文﹑辯論﹑公益﹑參觀考察﹑職業生涯設計等;營銷協會主動與企業合作,舉辦多次品牌和產品推廣活動。
5開發“互聯網+”類基礎課程
依托產業發展需要,針對性開發基礎類課程,基礎課程應該在符合國家教育要求前提下,合理減少一般公共類課程,為基礎類課程提高更大空間。凡是符合職業發展需要的都可以開發,凡是有助于學生適應未來產業發展需要的都可以開發。“互聯網+”戰略日益與許多產業融合發展,互聯網類課程應成為一種基礎類課程,增加計算機應用、智能手機應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開發與管理等課程,使高職營銷類專業學生具備“互聯網+”能力。
6改善實訓成績考核體系
一是對老師的考核,采取學生問卷評價、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教學督導部門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指導教師的教學資料,教學態度,教學效果進行考核。針對學生實訓的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在一個學期的實訓后技能的掌握情況,可以采用隨機對學生的營銷基本技能進行抽查的方式來進行。營銷專業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為市場調研方案的設計、營銷調研問卷的制定與發布、現場商品推銷演示、客戶異議的處理、客戶關系的維護、市場開拓等方面,營銷專業所在系部應該根據企業的技能要求制定一套完整的技能抽查標準,在期末抽查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真正意義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營銷人才。
7總結語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中應加強和企業間的合作共建實訓基地,革新現有的教學制度以及尋求形式多樣的辦學方式。產教融合不僅有助于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競爭力,還有利于促進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值得大加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璐.基于行動導向的商貿類課程改革實施的問題與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9):31-32.
[2]費美扣.產教融合視域下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重構與實施[J].江蘇教育研究,2014(27):23.
(作者單位:濰坊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