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里農布
摘要:文物是具有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不可復制性的人類社會活動遺留的物質和痕跡。文物的歷史價值是無價的,是人類過去生活的重現,因此文物的保護工作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分析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普遍存在的經費不足、保護認知程度不高和缺少全民參與等問題,對基層組織如何開展有效的保護工作進行了探討,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問題;對策
前言:
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文化的進步,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大,成果也是非常顯著,尤其在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人民群眾在日益增多的宣傳文物故事、價值和鑒定文物的電視節目中,對于文物的重視和保護的意識也在日益增長;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卻面臨著眾多問題。隨著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文物保護工作也出現了新的任務。本文將簡單概要的分析基層文物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如何科學合理的對文物保護提出幾點建議對策。
一、基層文物保護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級政府為順利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制定了大量的保護政策,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經費短缺
我國的文物保護歸屬地管理和分層級負責的原則,各級政府都對保護文物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各級政府必須將文物保護經費納入到經濟發展的工作之中,必須列入財政預算。文物保護經費列入財政經常出現“無錢可列”的境地,這與當地的財政預算數額大小和分配有著直接關系。文物保護多被認為是 “燒錢”的活動,只有投資沒有回報,財政預算不愿列入其中。以上種種原因造成文物保護經費短缺現象嚴重,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巨大的阻力。
(二)宣傳與重視程度遠遠不足
文物保護是一種需要大量投資的經濟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執政行為,政府部門對于文物保護的宣傳和重視程度往往能夠幫助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然而在基層文物保護過程中卻出現下列現象。
文物保護工作是不顯政績且耗費資金、時間、物力的工作,大部分政府官員對于文物保護都存在能省就省的態度,在財政預算中對于文物保護的預算份額就能明顯體現這一點。
由于對文物的價值、內涵和文物保護工作宣傳范圍小,使得人民群眾對于文物價值和文物保護工作“知之甚少”,對于保護文物意識淡漠,無法促成全民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的行為。
同時由于受宣傳和重視程度不高的影響,基層經濟建設過程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漠視文物價值,隨意對文物進行開發建設造成文物的破壞和損毀。
二、基層地區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改進策略
(一)多方籌措資金,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國家對于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經明確規定了,與之相匹配的財政預算也在不斷落實中,但是財政預算的資金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長期性和消耗性只能是杯水車薪。經費短缺造成的保護技術落后和專業人才匱乏進一步加劇了基層文物發掘和管理的難題,增加了文物留存難度。擴展經費來源、增加經費投入是未來文物保護工作的重點,只有在保證資金充足的條件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才能順利有效的開展。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重點做好以下舉措:
1.充分保證財政預算
基層文物管理部門要將文物工作所需的經費詳實的匯報給上級單位,并制定匹配的經費預算。政府部門應該充分考量基層文物保護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落實財政預算,且進一步監督財政預算是否存在挪用和侵占的現象。對于基層新發現的文物和破損嚴重的文物要追加文物保護經費,確保文物得到合理的安置和保護。
2.引進社會資金
在政府經費預算的支撐下,基層文物保護單位應進一步引進社會資金,增加融資渠道,推出文物保護的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企業、協會和個人參與文物保護活動。以文物保護帶動旅游業,以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創造稅收,是多地已經成功的經驗。在引進社會資金的過程中,政府要做好指導、監督和管理工作,把握文物保護的基本方向,不能為了迎合旅游業的發展隨意對文物進行修改。
(二)增強文物保護意識、擴寬宣傳渠道
文物保護是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利在千秋的事業,全社會必須重視文物保護,參與到文物保護的工作當中來,構建一個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文物保護體系。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重點做好以下舉措:
1.政府部門重點落實文物保護這項社會公益工作
政府部門應執行上級對文物保護工作作出的相關決定和指示,做好專項經費預算和經費管理監督,將文物保護工作會議定期化、正式化,詳細了解工作進度和工作難度。要牢牢樹立文物保護重要性的旗幟,渲染文物保護的急迫性,重視文物保護的價值,建立層級責任制。
2.文化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宣傳作用
編制印刷文物保護工作宣傳冊分發給各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定期舉辦紀念會、學術研討和文藝演出,加大對本地區文物保護相關事宜的宣傳,提升民眾的認知水平。
3.要重視并落實民眾的監督權
文物保護工作中全民參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眾對于文物保護的監督權要得到合理尊重,對于民眾舉報損壞文物情況要予以重視,對群眾提出的異議要作出回應。
(三)動土管理規范化
任何生產建設性行為都要遵守文物法的相關規定,文物前置是必須遵守的文物保護程序,也是對文物進行最大程度保護的前提。
(四)提高管理隊伍的人員素質
基層文物保護單位因為編制有限、經費不足,存在著嚴重的人才匱乏和技術落后等問題。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是需要專業人才和技能的,只有不斷加強文物保護隊伍職業技能,引進先進的保護技術,才能順利完成文物保護的工作。
結語:
本文對如何做好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做了簡要介紹。從此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雖然國家、社會對于文物保護的重視是在逐步加強的,資金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已經落實到位,但是在基層文物保護的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了徹底解決存在的問題,政府、文物保護部門、社會群眾應該群策群力,在經費、人才結構和文物保護意識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完善文物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紅偉.淺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中的問題與建議[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7,2(04):103-105.
[2]劉心玉. 我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08)
[3]于秀杰.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7,(07):112-113.
(作者單位:德欽縣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