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梅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焦慮癥是一種常見神經癥疾病類型,可分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兩種類型。當前臨床病因尚不明確,相關研究認為[1],可能與患者個性特點、軀體疾病、遺傳因素、不良生活事件、生化等相關。廣泛性焦慮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過分緊張恐懼、頭暈心慌、尿頻尿急、呼吸急促、胸悶口干、坐立不安等。急性焦慮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失控感、瀕死感、全身發抖、呼吸困難等,臨床診斷極易出現誤診。由于焦慮癥屬于心理類疾病,因此,臨床治療中除藥物治療外,還需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干預,提高治療效果。為進一步探析焦慮癥患者護理中親情護理的干預效果,本文選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90例焦慮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90例焦慮癥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為45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18-50歲,平均(36.27±5.04)歲;觀察組:男性2 7例,女性1 8例,年齡2 1-4 9歲,平均(37.41±4.9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第一、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分會制定第3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焦慮癥診斷標準[2]。第二、患者無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嚴重功能性病變。第三、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第四、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第一、排除患有惡性腫瘤患者。第二、排除具有神經功能重度缺損患者。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患者入院時的宣傳教育、用藥指導、飲食干預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親情護理。(1)人文護理。舒適溫暖的病房環境可有效緩解患者焦慮,護理人員可定期對室內環境做出調整和改變。選用暖色調裝飾顏色,擺放青翠芳香的花草,調節患者情緒,讓患者獲取家的感覺,從而做到身心放松,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需選用統一的床單被罩,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選擇氣味溫和的消毒水,降低患者焦躁感。(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以積極熱情的態度接待入院患者,護理過程中時刻注意和藹可親的向患者表達關心、關懷。體現自身理解和尊重,拉近與患者之間距離,培養護患感情,獲取患者信任,了解患者心理動態。語調輕柔的鼓勵患者及時抒發負面情緒,耐心細致的向患者講解焦慮癥相關知識,解答患者及家屬疑問難題。通過介紹醫師專業技術水平、以往治療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幫助患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病癥,高度重視患者需求,盡量給予支持和肯定。(3)用藥護理。患者均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同時指導患者用藥正確,叮囑其藥物名稱、劑量、用藥時間、用藥作用、用藥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4)家屬干預。護理人員應向家屬講解焦慮癥發病原因、治療護理知識,保證家屬充分了解家庭親情的重要性,使其支撐患者康復治療,提供治療信心。護理人員應與家屬積極交流,使其參與治療,讓患者可及時向家人傾訴心中苦悶,疏解內心抑郁,增強生活幸福感,加快康復速度。
患者抑郁評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價、焦慮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3]。患者離院時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分數范圍0-100分,其中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一般:60-69分;不滿意:40-59分;非常不滿意:0-39分。滿意率=滿意及以上例數/總例數×100%[4]。
治療后,對照組SD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x± s),分]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71.1%,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人們的精神壓力逐漸增加,焦慮癥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焦慮癥的產生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較大,采取有效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意義重大。親情護理通過提高護理情感成分,以人性化服務幫助患者放松身心,減輕精神壓力,弱化患者內心焦慮感,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促進患者心理康復[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n,%)
本研究中,治療前,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對照組SDS(34.6±5.7)分、SAS(36.9±6.4)分,觀察組SDS(26.5±4.3)分、SAS(27.7±5.5)分,這與陳芳的研究中,護理組SDS(26.3±4.1)分、SAS(27.5±5.6)分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的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護理滿意率93.3%,對照組71.1%,這與楊莉的研究中,干預組滿意率92.9%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焦慮癥患者護理中親情護理的干預效果良好,減輕患者心理抑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