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佳玉
(鎮江市精神衛生中心,江蘇 鎮江 212000)
抑郁癥稱之為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臨床表現,也是心境障礙主要類型。其病因由遺傳、細胞因子以及神經營養因子等造成,臨床常見癥狀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認知功能損害等,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現階段,采取個性化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具有良好效果。本文敘述了個性化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效果如下:
在我院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80例抑郁癥患者,按照隨機方式分成實驗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28-59歲之間;對照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26-65歲之間。2組患者在病情、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在家屬知情下簽署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常規護理方式,如用藥管理、環境護理、飲食等。
對于實驗組患者,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入院時,在常規護理上再給與個性化護理。(1)心里干預護理 首先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治療性人際關系,患者往往會表現為心情郁悶、自責自卑、思維遲鈍或意志消沉等癥狀,多因心里壓力等因素造成。護理人員要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說出心中不安,正確對待自己病態思維,積極主動配合醫生治療,促進體內分泌出有益激素、酶類,把神經細胞調節到最佳狀態,提高自身機體控病能力。(2)安全保障護理 在患者病情嚴重時,會出現自殺傾向,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建立安全就醫環境,患者病房內不要放置任何危險物品,而且要加強定時巡視或專人看護,要密切觀察患者言行變化,在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時,要嚴防其自殺行為,注意在凌晨或夜間等時間,周圍人員減少時,要加強防范[2]。(3)服藥護理 患者在用藥時,護理人員也要密切關注,以防患者過度服藥或私藏藥物,抗抑郁藥物可以有效緩解心境抑郁以及焦躁不安情緒,對患者及家屬要進行藥物健康宣導,消除患者用藥顧慮,遵醫囑服藥,觀察患者用藥后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
在患者經過治療護理后,根據HAMD與HAMA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分析處理,比較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評分。
選取SPSS19.0數據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組間計數采用X2檢驗,2組患者結果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對此次護理滿意度為38例95%,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29例72.5%,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HAMD與HAMA評分,實驗組患者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符合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HAMD與HAMA的評分
現階段,我國抑郁癥患者發病呈顯著上升趨勢,抑郁癥也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第四大疾病。抑郁癥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與心里壓力、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引起,當患者遭遇到應激性事件,就會導致出具有臨床癥狀表現,會產生出悲觀絕望、痛不欲生心境,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幻覺,行動遲緩,無法順利交流。隨臨床醫療技術提高,除了藥物控制患者的病情,人性化、個性化護理模式出現在治療抑郁癥患者中,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能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從患者角度出發,耐心傾聽患者心里問題,鼓勵患者抒發自己內心感受,為患者提供健康知識宣導,樹立其戰勝疾病信心[3]。實施對患者安全護理,密切觀察有自殺傾向患者,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環境,逐漸緩解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的實施,有效降低HAMD與HAMA的評分使患者病情得到緩解,還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