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艷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山西 長治 046204)
在我國現階段,血液透析(MHD)主要用于治療急慢性腎衰竭以及急性中毒等病癥,由于這些疾病本身就比較危急,其風險性就比較大,再加上各方因素的影響,比如:反復穿刺、疼痛折磨、治療費用昂貴等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而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依從性,因此,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臨床治療延長生命的同時,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護理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進一步分析心理護理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態方面的應用效果,特意選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觀察目標,將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選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這6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主要分為觀察組,例數為30例,對照組,例數為3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為52到70歲,平均年齡為(60.25±8.28)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55到74歲,平均年齡為(62.25±7.21)歲。所有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簽署許可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服務,其中主要包括:飲食護理、診療護理、與患者交流溝通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其主要步驟如下:一是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進行隨時的觀察和評估,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采用不同的方法從而消除患者的負面的情緒。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向患者介紹一些成功的病例,并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不斷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可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更好的戰勝疾病。二是對患者和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讓他們意識到血液透析是成熟的治療技術.對透析常見的并發癥都有相應的處理方式[1]。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告知患者多病友交流,互相鼓勵,消除恐慌的負面心理;另外,還可以講解有關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機制,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及時糾正患者對該疾病錯誤的認識。三是在維持性血液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一旦出現心理問題,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疏導。另外,護理人員要囑咐家屬在整個過程中多陪伴、鼓勵、激勵患者,使患者在精神可以得到支持,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復。四護理人員要給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營養供給,從而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SDS、SAS評分的情況,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患者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為非常滿意,25到40分為一般滿意,小于25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得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檢驗;實驗樣本差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45.16±3.87)、(46.16±3.84),與對照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進行比較,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SAS和SDS評分情況比較( x±s)
通過對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的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是96.6%,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是63.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在飲食習慣上面和飲食結構上面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使終末期腎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式,根據我國目前情況來看,該疾病的人數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而且伴隨腎功能衰竭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隨之增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病情的變化,擔憂透析的治療效果和疾病預后情況;疼痛感、經濟負擔,血液透析屬于終身替代療,患者大約需要3天治療一次,治療費用非常昂貴,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講是無法承受巨額的費用,在加上血液透析的操作難度比較大,使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從而出現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研究學者的重視和關注[2]。經過研究,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顯著的效果。該護理模式是一種合理、科學、全面的個性化護理措施。在這一過程中,要求醫護人員要有非常專業的技能與知識理論,同時也需要患者積極的配合。護理人員可以通過采取專業的護理技術和良好的言行舉止從而消除、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異常行為,以及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從而緩解患者抑郁、焦慮的情緒,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此外,還可以幫助護理人員獲取患者的信任,從而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
綜上所述,實施心理護理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改善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