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蘭州市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30)
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老年人群患病率較高,該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積極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十分重要。老年高血壓患者身體機能與青年人相比較有明顯衰退,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患,出院后其可能因為體位性低血壓而導致出現眩暈而跌倒,為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效果降低跌倒發生幾率,尋找并實施有效的預后護理干預對策具有重要意義。延續性護理是指將護理服務延伸到家庭當中,促使患者可在有效、科學的護理指導中盡快恢復健康,主動規避風險因素,降低跌倒發生幾率[1-2]。此次研究將在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間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選擇符合此次研究納入標準的100例為對象,分析基于醫院的延續性護理預防老年高血壓出院患者跌倒的效果,現將結果做下述分析報道。
在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間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選擇符合此次研究納入標準的100例為對象,各50例,分組依據為信封法。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為高血壓,年齡均在60歲以上,均無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疾病,均意識清醒、無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均知曉研究目的,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獨居、肢體功能障礙、不愿意接受電話或家庭隨訪以及居住在外市區。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為(64.5±3.7)歲。患病時間:4個月-10年,平均患病時間為(5.4±1.3)年。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為(64.6±3.9)歲。患病時間:3個月-11年,平均患病時間為(5.5±1.4)年。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對照組:本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出院宣教,如告知患者治療藥物的用法用量、相關注意事項等。為患者建立檔案,進行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本組患者進行隨訪期間不進行額外的干預指導。
觀察組:本組患者實施基于醫院的延續性護理,具體如下:①成立延續護理實施小組,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防跌倒延續護理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要由專人進行質量控制,記錄隨訪所得數據。在開始實施延續性護理前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參與研究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②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訪視,一般為1個月1次,每次30min。首次家庭訪視時要對患者家庭居住環境進行評估,調查危險因素,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指導家屬進行改進,浴室未放置防滑墊、走廊過道有障礙物、馬桶無扶手、臺階無標識等是調查中較為常見的問題。③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一般為15d/次,每次10min。隨訪內容主要為調查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是否出現跌倒、跌倒嚴重程度等等,同時也要對患者情況進行干預指導,對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
①血壓水平。②跌倒發生幾率。③跌倒損害程度。④護理滿意率:采用自制表格進行調查,表中設題目10道,由患者依據自身所感進行選擇,各題目均設4個選項,總分為40分,分數≥30分為滿意,≥20分為尚可,<20分為差,對比兩組滿意率。
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作為本次研究中各項數據組間對比的處理工具,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證明差異顯著,有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控制水平均更為優秀(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控制效果的對比
觀察組患者跌倒發生幾率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降低,嚴重程度相比更輕(P<0.05),見表2。

表2 兩組跌倒發生率及發生嚴重程度的對比
綜上所述,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基于醫院的延續性護理可得到良好的護理實施效果,更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降低跌倒發生幾率,提高跌倒預防效果,降低跌倒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提高血壓控制水平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故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