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忱
(唐山市豐潤區第二人民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血液透析是延長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病人生存周期的重要方法,但血液透析也容易引起多種不良反應,進而影響患者的預后質量[1]。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治療患者采取一對一護理宣教,極大的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現對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8例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詳情報告如下。
回顧分析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8例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試驗類型為回顧性分析試驗,試驗時間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將全部68例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4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齡在31~62歲,平均年齡為(46.65±5.21)歲;透析時間最長 4 年,最短5個月,平均透析(15.62 ± 3.64)個月。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為(45.86±5.37)歲;透析時間最長 4 年,最短6個月,平均透析( 15.97 ± 3.50)個月。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向患者講解透析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加強對患者透析知識的培訓,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飲食,控制患者的飲水量,加強對患者的運動干預,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觀察組患者給予一對一健康宣教護理,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明確血液透析中的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并發癥防護。(2)飲食與干體重指導:向患者講解干體重的概念,指導患者正確測定體重方法,叮囑患者每天清晨起床排泄大小便后再進行體重測量,患者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量不超過干體重的5%,同時注重調整患者的營養狀態,積極預防營養不良。根據患者的體重情況調整每天的水分攝入,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飲食宜高熱量、優質蛋白、高鈣、低磷、低鈉、低鉀為基本準則,同時注意為患者補充維生素。(3)血液管路維護:做好患者的動靜脈內瘺護理,保持內瘺通暢,指導患者透析期間保持正確體位,避免使瘺側肢體受壓,一旦發生異常,應立即報告臨床醫師處理。(4)用藥指導:加強對患者的用藥護理,幫助患者掌握每一種藥物的使用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積極預防藥物不良反應。(5)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評估,對于心理狀態不佳者,應積極改善患者的焦慮、憂郁等負性心理狀態,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治療態度,同時重視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使患者取得家人的積極支持。
采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綜合評估,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觀察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近年來,國內外關于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已經達成了一定共識,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2]。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而患者的預后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臨床上加強對患者的疾病管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護理宣教是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臨床上可通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實施積極的健康宣教,幫助患者掌握自己管理疾病的知識和技能,延緩患者的疾病發展進程,幫助患者早日重返社會[3]。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終末期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一對一護理宣教,結果發現:觀察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上述結果提示護理宣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