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雪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醫院心內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近年來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1]。但大部分患者對PCI的認知水平低,易產生不良情緒,故科學的護理配合至關重要。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對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療患者實施圍手術期整體護理,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將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納入本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2)無PCI禁忌證。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4)患者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隨機分為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觀察組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46~75歲,平均(57.57±4.55)歲,其中廣泛性前壁梗死16例,前壁梗死38例,下壁梗死13例,下壁并發正后壁梗死8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33例,年齡47~75歲,平均(57.95±4.35)歲,其中心肌廣泛性前壁17例,心肌前壁37例,心肌下壁14例,心肌下壁并發正后壁7例。兩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
兩組均行PCI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者臥床休息、吸氧。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1)患者入院后調查其病史,監測生命體征,觀察臨床癥狀,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資料,全面評估患者的情況。2)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對PCI感到恐懼、對環境感到陌生、擔心預后等易發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術前向患者介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PCI治療方法和效果,使患者對PCI和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認識,緩解患者焦慮感。3)準備手術器械和藥品,轉運患者途中保證患者舒適安全。4)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有滲血。囑咐患者食用清淡的食物。
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結束后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分為不滿意、基本滿意、滿意)。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詳見表1。

表1 并發癥發生情況[n(%)]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n(%)]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患者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3]。我國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上升。PCI是近年來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但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低,術后身體不易康復。
整體護理指的是根據患者身心需要采取的系統、完整、連續的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整體護理將護理服務由被動變為主動,能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使患者提高了對PCI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認識,及時調整的患者的心態,使患者充分地認識到PCI治療的重要性,從而更配合治療。同時,術后對患者采取的整體護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病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這說明了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療實施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可顯著減少并發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效果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