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春,邱 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胸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腰椎結核是繼發性肺外結核,大多伴有食欲不振、消瘦、貧血、疼痛等癥狀,甚至會出現脊髓壓迫;隨著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上升,導致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發病率也不斷增加,使治療更加棘手,行手術治療后往往會由于對機體產生的刺激等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需要進行護理干預[1]。本文選擇我院72例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護理干預后的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72例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20~65(42.3±8.6)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16例,年齡21~65(42.6±8.9)歲。均簽訂知情同意書,組間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措施:心理指導、用藥指導、觀察病情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系統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鼓勵并引導將內心的需求、困惑等表達出來,并具有針對性的疏導與緩解不良情緒;指導如何宣泄內心情感,與此同時,囑咐家屬多給予關心,讓其可感受到溫暖,并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2]。②生活、術前護理。在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幫助做好準備,行飲食以及用藥指導;并告知適度活動;若為急重癥者,則減少翻身次數;保持平臥位進行休息,幫助減輕椎體塌陷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③用藥護理。發放藥物的時候要到手,每日指導進行正確服藥,告知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情況以及應當的方法;在服用藥物之后,需要密切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若出現,需即刻告知醫生并對癥處理。④疼痛護理。術后,護理人員需要需要主動詢問患者的感受以及內心需求,并行疼痛評估,告知如何應對、緩解疼痛的技巧,例如聽舒緩的音樂、自我暗示、觀看喜劇類電影等;使其明白疼痛的發生原因以及進行干預的重要性,幫助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⑤飲食護理。根據每位患者的康復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飲食方案,教導家屬計算熱量的方法,并根據病情的好轉不斷調整方案。⑥并發癥護理。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嚴密觀察血糖指標水平的變化,實時掌握病情;勤換尿管;每日定時清潔口腔以及皮膚等,最大程度幫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標水平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研究數據納入到SPSS19.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比較,(P<0.05)則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標水平、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糖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x±s)
腰椎結核屬于負重關節,大多是由于結核桿菌入侵導致發生病變,目前對于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中主要是通過手術與藥物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由于手術刺激,往往會加重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易增加術后處理的難度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因此需要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幫助[3]。
常規護理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不具有個性化以及針對性,因此所實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提示對于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系統護理干預的效果可觀。系統護理干預能夠幫助對此類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行對癥處理,通過對心理的干預,能夠及時疏導與緩解不良情緒,幫助保持良好的心態并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到整個康復過程中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幫助增強機體抵抗力并促進康復;嚴格把關用藥,可有效避免誤服、少服等情況出現,可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幫助緩解疼痛可改善由于疼痛而引起的煩躁等不良情緒;并發癥干預可最大程度幫助降低其發生幾率,從多個方面系統性的進行干預,力爭幫助患者康復,盡快提升生活質量[4-5]。
綜上所述,給予腰椎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護理干預,能夠幫助術后盡快康復,控制血糖指標水平,并發癥發生率低,臨床價值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