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蕓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500)
內科就是用內科手段(比方說開藥等除開刀以外的)治療疾病(介入內鏡治療這種先放一邊),消化內科顧名思義就是看消化系統疾病的內科。PDCA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提出來的,它反映了質量管理活動的規律,PDCA中的四個字母的含義分別為: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處理。PDCA循環是提高產品質量、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法,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式[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相比于常規的管理方法,PDCA循環管理法在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現將本次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7年0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消化內科工作的的護理人員,選取研究對象40名,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0名);研究組護理人員中男性1名,占5%,女性19名,占95%,年齡在24-55歲之間,平均年齡(38.67±6.73)歲,其中護士長1名,護士19名,大專學歷4名,本科學歷16名;在對照組護理人員中男性1名,占5%,女性19名,占95%,年齡在23-54之間,平均年齡(39.18±6.52)歲,其中護士長1名,護士19名,大專學歷5名,本科學歷15名。本次研究經我院批準后實施,所有研究對象均為自愿參加本次實驗,在基本資料方面,兩組護理人員不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的護理人員接受常規的管理,其具體如下:醫院規定護士需要對消化內科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叮囑患者用藥,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做好生活護理工作等,并定期對護士的工作完成質量進行檢查。
1.2.2 研究組
研究組的護理人員接受PDCA循環管理法,其具體如下:(1)P(計劃):對消化內科的日常工作制定合理的計劃,根據相關規定中的要求實施相應的管理方法。同時,醫院依據實際情況成立專門的管理檢查小組,檢查管理的實施情況,總結管理中出現的問題;(2)D(執行):根據計劃在消化內科不同的區域成立檢查小組,主要是監測、跟蹤以及記錄該區域的管理質量。定期給研究對象開講座,講解護理要點;新的護理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培訓;在不同的崗位均要安排合格的護理人員,要注重對病人的護理(比如說叮囑病人用藥,安撫病人情緒,注意病人的衛生等)。同時,護理人員要及時發現科室內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3)C(檢查):醫院要定期對消化內科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管理檢查小組每月進行專項檢查,發現管理中的不足并及時調整相應的制度;(4)A(處理):不斷總結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相關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不斷提高護理的質量[2]。
觀察統計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病情觀察、健康指導情況,對每一項進行打分,總分為100分。同時從兩組接受護理的患者中各隨機抽取50名并發放問卷,調查他們對護理的滿意度,共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等級,總滿意率為滿意率和較滿意率的總和。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涉及到計數(卡方檢驗)與計量(t檢驗)資料的處理。數據處理完成以后,用P<0.05來表示兩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病情觀察、健康指導情況,據統計數據顯示:研究組的三項指標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指標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統計兩組接受護理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據統計數據顯示:研究組50名患者中34名滿意,12名較滿意,3名一般,1名不滿意,總滿意率為92%;對照組50名患者中22名滿意,13名較滿意,10名一般,5名不滿意,總滿意率為70%,明顯低于研究組,兩組指標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PDCA循環是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博士提出來的,因此也被廣泛叫做戴明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其理論的應用可以涉及到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PDCA原則只有四點,分別是:P(計劃),D(執行),C(檢查),A(處理)。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相比于常規的管理方法,PDCA循環管理法在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結果表明:研究組的三項指標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總滿意率為92%,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0%,明顯低于研究組,兩組指標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在消化內科護理中使用PDCA循環管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