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君
摘 要:近幾年來,英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但是學生報考熱度只增不減。本文從社會就業環境、學校培養課程以及畢業生學習情況等因素出發,分析當下英語師范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并以畢業生自身為視角探究應對策略。
關鍵詞:師范類英語專業;就業形勢
一、畢業生就業形勢
1、歷史形勢。中國社科院頒布的《2012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曾提到,英語專業將成為我國最難就業的專業之一。隨后《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公布了就業率較低及高失業風險型的“紅牌”專業,英語等專業再次上榜。在外語類別的專業中,英語專業的就業困境無疑是最嚴重的?!巴庹Z熱”促使大多數人在大學報考志愿時選擇外語專業,促使近幾年外語專業擴招,畢業生數目不斷增加,最終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就業局面。同時,當下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迫使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生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
2、當前形勢??陀^上來講,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不斷出臺新的政策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使得師范專業受到人們的熱捧。然而近幾年,非師范類學生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劇增,教師早已不再是師范生獨享的職業。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最多、就業比例增加最多的行業類為“教育業”(增加了1.1個百分點)。此外,在2017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滿意度最高、職業期待吻合度最高的是教育學(71%),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行業是“本科學院和大學”(81%)。這些數據無疑為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新的就業思路,即將本專業與教育學專業出現交叉點的就業崗位納入考慮范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二、畢業生情況分析
1、自身情況。師范類英語專業培養出的畢業生通常復合性較差,知識結構單一。這與很多高校的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不盡合理,沒有很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與其他專業相結合的專業課程、實踐課程開設較少息息相關。畢業生除了具備英語專業知識和教師職業技能之外,很難滿足除教育外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
2、就業要求。近年來我國對英語教學進行不斷地深入改革,對中學生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查顯示,大部分學校要求英語教師的口語好,語速適中,板書美觀、示范性強等。這就要求英語專業師范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學好專業知識并掌握基本技能,以保證自己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從而取得教學成果。
3、競爭壓力。從高校當下實際情況來看,許多非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并不低于英語專業畢業生,這無疑給后者施加了無形的競爭壓力。許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積極考取各種英語證書,具備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與此同時,非英語專業畢業生又具備本專業知識和技能,譬如國際貿易、國際旅游、國際司法等,這種“復合型”素質也恰恰為許多企業所青睞。
4、就業觀念。在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已經縮小了就業的范圍的情況下,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并未轉變。位于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的公立學校是畢業生的首選,他們通常過于關注薪資水平,不肯從基層做起。就業期望值較高、自我定位不準確造成就業“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因此錯失了就業的絕佳機會,他們的滯留更加劇了嚴峻的就業形勢。
三、畢業生應對策略
1、夯實專業基礎。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對于師范生的個人素質和能力要求甚高,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和職業素養是增強就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專業學習方面,鍛煉聽力水平、提高口語能力、開闊閱讀視野以及積累寫作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方面,扎實的理論知識、講演表達、板書、熟練運用Word和PPT等現代教學用具進行教學等都是招聘必考的重要基本功。
2、獲取能力證明。從事教學工作首先要求在教育相關的領域獲得能夠證明自身實力的專業證書。對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除了英語專業必須具備的專業四級、八級證書,師范專業的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等級證明也是必需的。此外,一些教育學與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而且這些相關證書能在畢業生應聘時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3、提升綜合實力。英語專業學生絕不能止步于擴大英語詞匯量和死摳英語語法,要重視語言文化的土壤,跳脫出外語學習的框架,以母語學習者的視角學習英語。與此同時要以英語為載體,廣泛地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拓展自身的專業背景,努力達到就業市場對“一專多能”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校期間積極尋找途徑學習國際貿易、旅游文化、公共關系、商務英語、對外漢語教學等專業選修課程,參加與專業相關的講座等,從而開闊國際視野,注重提升綜合素養。
4、轉變就業觀念。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就業觀念方面應將眼界放寬,適應時代的要求和市場的需求,不要僅僅只著眼于教師這一職業。單純的英語教師市場需求已日趨飽和,可以將就業目標定位在翻譯、外貿、公務員等方面??陀^地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提早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適時調整。要注意發揮自身優勢,例如,師范類英語專業的女大學生普遍具有心思細膩體貼、感知能力較強等特點,語言能力、社交能力比男性具有優勢,因此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去擇業。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豐富完善自己。增強主動意識和競爭意識,擺脫依賴心理,在就業競爭中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華。
四、結語
在我國建設“教育強國”、高校發展文科教學等積極背景下,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生要從挑戰中看到機遇。國家開展國際合作仍需要專業英語人才,無論未來就業形勢如何嚴峻,就業前景都是由人才培養質量決定的。想要更好地解決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和學生個人多方面共同努力。社會和學校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條件,畢業生自身也應必須積極實踐應對策略,不斷提升個人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確保自己在就業大潮中處于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羅華麗 . 英語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困境及對策分析 [J]. 雞西大學報,2013.4.
[2]周光治 . 高考英語改革對英語專業教育教學及畢業生就業形勢影響的趨勢分析 [J]. 高教論壇, 2015.
[3]黃從靜 . 高考英語改革趨勢下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應對策略探析 [J]. 新西部,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