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京津冀流通產業的協同發展,從而提升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京津冀區域是我國經濟第三區域增長極,其發展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態勢。京津冀流通產業在區域內并不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貿易壁壘、結構趨同、缺乏指導等問題。研究京津冀流通業的產業協同有利于促進京津冀流通業一體化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0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在此期間,流通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流通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先導性地位不斷增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更加明朗。京津冀區域作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經濟隆起帶,流通業的發展也取得了矚目的成果,為京津冀的區域經濟發展添磚加瓦。新時期我國區域發展思路的特點是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河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站在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偉大實踐。產業協同發展作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項先行指標之一,兩年多來取得了亮眼成果,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產業協同效應日益顯著。至今,京津冀三地已形成諸多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發揮著經濟“引擎”作用。
1 京津冀流通業發展現狀分析
北京作為國家的首都,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以批發和零售為主要代表的流通業已經成為北京的第一大服務業,率先形成消費拉動型經濟增長格局,服務全國的樞紐作用不斷增強。北京市正在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貿易中心,對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將會產生重要影響,成為協同發展的引擎。天津經濟近些年來GDP增速在領跑全國的同時也出現了產業結構失衡的問題,特別是第三產業在天津的發展程度與該地的戰略規劃相差甚遠。天津經濟發展仍然需要依靠傳統的重工業支撐,現代流通業發展有待提高,加之環境污染和資源約束的影響,天津亟待轉變產業結構,更多將發展的方向轉換到第三產業上來,特別是發展具有深度跨界融合能力的商貿流通業。河北省長期以來是京津兩市礦產資源、工業原料、水資源、電力和農產品的供應地,傳統行業在河北地區具有深厚的發展基礎,第三產業相對不足。在全國流通業發展的大環境下,河北省的流通業發展較為滯后。流通業產值貢獻率代表了流通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北京市流通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值是18.46%,近些年來盡管出現了回落趨勢,但是其2016年的貢獻率仍然達到了14.93%;從天津市來看貢獻率均值則是19.14%,從這幾年貢獻率變化情況來看是比較穩定的;河北省流通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值最低,只有16.89%,但是從這幾年的貢獻率變化情況來看經濟增長貢獻率仍然處于穩步增長階段。
2 京津冀流通產業協同分析
京津冀三地流通產業結構是明顯不平衡的,京津兩地批發零售業區位商都是要大于1的,而且區域配置系數也是趨同的,都在兩位數以上,同餐飲業相比要高出很多,這說明兩地批發零售業在流通業當中所占比重比較大且具有主導性質。津冀兩地物流業區位商大于 1,且區域配置系數明顯高出北京地區,說明兩地物流業較北京市來說較為專業化和具有主導優勢,并且有能力為區域外提供服務。從京津冀三地流通業協同度來看,京津冀流通業復合系統協同度都保持在0以上,但是總體來看并不高,需要注意的是在2013年和2016年京津冀三地流通業產生了明顯不協同的現象。從京津冀三地流通業協同度的變化情況中可以看出京津、京冀流通業協同度變化趨勢一致,這說明在區域協同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流通業協同度獲得了較大提升。北京市同天津市、同河北省流通業協同度產生了一波三折的態勢。是因為這些些年來北京市城市規劃發生了變化,通州行政副中心與雄安新區的建設對北京流通業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而天津市與河北省流通業協同度維持在高位且較為穩定是因為天津與河北交通建設加快,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且兩地之間具有互補性。從京津冀流通業協同發展整體情況來看呈三階段變化趨勢,2010-2014年為流通業協同度逐年上升階段,2015-2016年為下降階段,2017年協同度開始上升。京津冀流通業協同發展是需要多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實現的,流通業增加值的增加、貨運量增大、流通從業人員規模及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將能對流通業協同產生明顯促進作用。
3 京津冀流通業協同發展政策建議
流通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區域要素的交流與溝通。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三地商貿流通行業協會應該積極推動行業互動,產業互動,人力互動和企業互動。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政府和企業合作,積極建設京津冀產業信息交流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為信息共享和產業對接提供平臺支撐完善多要素分配機制,從目前我國收入分配機制來看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同要素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相關的,當前知識與技術參與分配的機制還未理順,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抑制市場活力與創造力,因此今后就應該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分配政策,可以采取科技成果作價入股或者崗位分紅權激勵等多種方式來增加居民收入。今后應該進一步加強城市化建設,要結合京津冀實際情況來摸索出一條符合實際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具體工作中要提升城鎮發展水平,打破區域發展不平衡。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使得更多人口能落戶城市。要加快完善戶口遷移政策。按照“自愿、分類、有序”原則,加快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開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參考文獻:
[1] 紀寶成. 流通競爭力與流通產業可持續發展 [J]. 中國流通經濟,2010(1):4-6
[2] 宋則. 流通現代化及流通產業競爭力研究(上) [J]. 商業時代,2006(4):11-13.
[3] 黃國雄. 中國大型零售業發展態勢 [J]. 商業經濟研究,2006.
作者簡介:
韓雪劍(1991.06―),性別:男 ,山東省東營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專業: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