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兒
摘 要:近兩年來,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中美貿易戰愈發升級,中美兩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為了降低各國損失,給貿易戰冷卻降溫,本文運用了唯物辯證法的指導思想,從矛盾、質量互變、聯系與發展的觀點出發,深入探究了中美貿易戰爭中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并以此指導提出我國的應對策略。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這一高度出發來指導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唯物辯證法;中美貿易摩擦;矛盾;質量互變;聯系與發展
0引 言
2019年5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了兩條推特,表達出對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的不滿。推文表示,自2019年5月10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提高關稅稅率,稅率將從原來的10%提高至25%,其他從中國進口的總價值約為3250億美元的產品也將被征收25%的關稅。[1]這樣的一個指示無疑會給中美貿易的下一步磋商籠罩上一層厚重的陰影。
面對這樣的一種社會現狀,我們應當積極尋求相應的科學思想來指導我們處理這一問題。“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觀念上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聯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 [2]人類社會中的一切現象都蘊含著豐富的唯物辯證思想。我們要深入探究中美貿易摩擦問題,這樣才能在當前國際大環境下做出正確的應對策略。
1中美貿易摩擦中蘊含對立統一的思想
1.1同一性和斗爭性
矛盾,即對立統一。矛盾反映的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對中美間的貿易戰爭來講,特朗普政府借以各種理由挑起對華貿易摩擦,其根本原因則是利益失衡。中方的根本利益與美方的根本利益是一對矛盾。中國與美國的商品貿易之間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一國的進口必然以另一國的出口為前提,同時這種進出口貿易的角色可以相互轉變,這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現;而在貿易背后的兩國各自利益難以平衡,一方利益的增加必然會導致另一方利益的減少,這是矛盾斗爭性的體現。中美兩國的貿易往來使得其成為相互依存的統一體,但也由于美方想獲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斷提出苛刻的條件,使得兩國間的貿易有了相互排斥的趨勢。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結合使得中美兩國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經貿磋商。
基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我們應當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解決問題。貿易和諧并不意味著中美兩國間從此沒有貿易摩擦,而是兩國貿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我們應當始終敞開與特朗普政府磋商談判的大門,在進行有理、有利、有節斗爭的同時,既發展中國經濟,又保持美國市場,以不談崩、談不崩作為底線,[3]使中美雙方始終保持平衡、協調的合作的狀態。
1.2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至,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中美貿易摩擦中既含有矛盾的普遍性,又含有矛盾的特殊性。首先,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從開始合作就已然存在,并且雙方的分歧沖突在合作期間從未終止,但兩國依然在利益的博弈中繼續保持貿易關系,這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中美兩國經貿高級別磋商從前四輪的美方漫天要價、談而不和,充滿著不確定性,到后五輪的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開展談判協議文本,再到新兩輪的中美經貿摩擦加劇,則體現了中美兩國的貿易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屬于各階段特殊的矛盾。中美間的11輪經貿磋商恰恰體現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原理告訴我們應當正視矛盾,不能逃避矛盾,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當下中國的任務不是不惜一切代價與美國進行貿易斗爭,不能因特朗普政府“美國利益優先”戰略導致的對華經貿摩擦升級而中斷合作,我們要堅持發展經濟,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再續經濟輝煌。[4]
2中美貿易摩擦中蘊含質量互變的思想
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和量的統一為度。量變是保持事物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積累了足夠的量變才會使事物的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
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也是質與量的統一問題,特朗普政府已公然將中國當做其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把中國的和平崛起視為對美國在全球領導地位的威脅和挑戰。為此,美國以巨額貨物貿易逆差為由主動向中國挑起貿易戰爭,提高進口關稅稅率,與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形成同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及打壓華為進而打擊中國科技產業等一系列手段都是中美兩國貿易戰爭中的量變。這種量變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影響到兩國的貿易關系。2019年5月13日,中國對美方發起的貿易戰表明了態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5]美方對中國的一味挑釁,必然引起我國反擊的質變。
根據質量互變規律,在解決中美兩國貿易戰的問題上,我們應當正確把握“度”,在磋商中堅持適度原則,哪些問題可以通過談判解決,哪些問題是原則性的底線決不能讓他國觸碰,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
3中美貿易摩擦中蘊含聯系與發展的觀點
3.1聯系的觀點
聯系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制約和作用的關系。事物間的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正如列寧所說“一切都是互為中介,連成一體,通過轉化而聯系的”。[6]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聯系方式是多樣的。
中美兩國的貿易往來相互影響和制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因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中美貿易的發展受外部條件的影響,當美國積極與中國保持友好平等合作關系時,兩國的貿易將呈現繁榮發展態勢;如果美國以個人利益為中心,損害我國利益,此時經貿合作必然會受到阻礙。
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中美貿易問題,善于分析兩國貿易間的具體聯系,確立利益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查普遍聯系。兩國應當共同努力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為經貿發展正常化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實現互利共贏。兩國經貿的發展方向,還要進一步看美方的合作誠意。
3.2發展的觀點
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使事物原有的狀態和性質發生程度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基本趨勢是發展。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7]新事物能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近年來,中美兩國貿易的領域逐漸拓寬、規模逐步擴大,表明了兩國貿易始終處于向前發展的狀態之中。與他國加強貿易合作是合乎當今時代發展要求的,不能遇到問題就停滯不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要經歷一定的曲折過程。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中美貿易問題,在合作中摒棄不利于兩國和諧發展的條件,積極采納可使各國互利共贏的貿易方針,用歷史的眼光看待貿易摩擦,了解中美貿易的發展歷程,觀察當前國際大環境下中美貿易的發展狀況,也要預見兩國貿易的未來發展走向。
4結語
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這個高度出發指導我們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唯物辯證法來源于社會實踐,與社會生活中的事件有密切的聯系。我們可以從唯物辯證的角度出發,挖掘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正視矛盾,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統籌兼顧,既著眼于全球,又維護本國利益,有效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
參考文獻:
[1]USTR, "Statement by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Robert Lighthizer on Section 301 Action", 2019,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9/may/statement-us-trade-representative.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3]沈國兵.霸權的操作技術 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策略剖析[J/OL].人民論壇?學術前沿:1-9[2019-05-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050.C.20190515.2050.002.html.
[4]沈國兵.霸權的操作技術 特朗普政府“極限施壓”策略剖析[J/OL].人民論壇?學術前沿:1-9[2019-05-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050.C.20190515.2050.002.html.
[5]連俊. 打:奉陪到底 談:大門敞開[N]. 經濟日報,2018-04-05(001).
[6]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3.
[7]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