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潔
一、廣東電力市場發展概況
1.1政策指導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新一輪市場化改革正式拉開序幕。2015年9月24日,廣東省通過《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粵發[2015]14號)。2015年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發改經體[2015]2752號),同時下發6大配套文件。包含五個“實施意見”、一個“指導意見”,構建了本輪電改的“四梁八柱”。隨著改革的進行,對市場規則的制定也在不斷完善和革新。2016年3月22日,廣東省經信委、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于明確2016年售電公司參與直接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粵經信電力函[2016]84號),明確了售電公司參與直接交易的交易模式、交易規則、電費結算等細則。2017年1月19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售電側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將月度交易價格機制做出了修改,同時實現了計劃與市場的解耦,2016 年采用市場電量全額結算,計劃電量承擔執行偏差;2017年,電量偏差通過偏差結算價格每月清算疏導,實現“月清月結”。這標志著廣東電改進入了全面提速階段。
1.2 市場概況
隨著改革的進行,市場化電量進一步擴大。2016年市場電量440億千瓦時,其中3-9月完成集中競爭電量159.8億千瓦時,占比36%。2016年市場化電量19%,2017年26%,2018年達到30%,2019年市場化電量比例預計將會進一步提升。市場化因素將在電力系統中占具更重要的地位,電力系統將更富有效率和活力。
二、開拓現貨市場中的創新
2.1 電力市場的特色定義
不同國家對電力市場的分類都存在不同,在歐洲的電力市場是兼有雙邊實物合同的,但是在美國不考慮現貨市場外的其他合同。我們在借鑒國外的市場模式基礎上,結合我國的現狀對電力市場重新劃分,按照電力調度機構在資源優化配置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將電力現貨市場分為集中式市場中的電力現貨市場和分散式市場中的電力現貨市場。在集中式市場中,售電方必須給運營機構報價,通過運營機構統一分配電能;而在分散式市場中,售電方可以不經過運營機構,雙方自行約定價格,簽訂合同,僅需將電能量上報給運營機構。這種市場的運行可以規避一定風險,使市場的價格波動不會太過劇烈。
2.2輔助服務劃分明確
我們通常所說的輔助服務包括調峰、調頻、備用、無功調節和和黑啟動等。在《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將現貨市場模式下主要輔助服務的品種定義為調頻和備用。而調峰、無功調節、黑啟動主要在中長期的市場中考慮。輔助服務的市場化缺乏經濟學依據,操作起來較為困難,《意見》中的劃分方式不一定是市場運行中最佳的方式,但是市場建立的初期,一種明確的劃分方式有利于市場的穩定運行,在后期電力市場的發展逐漸趨于成熟的時候,輔助服務的市場化模式一定也會更為優化。
三、開拓現貨市場中的困難
3.1 政策落實周期長
廣東電力市場化改革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的臺山直接交易試點工作,由臺山電廠與當地6家企業直接交易,在2013年廣東電力市場就開始了試點工作,但是工作進程十分緩慢。從2015年發布九號文件正式算起,現在已經進行了三年多的改革工作,但是政策落實的進度差異較大。按照《實施意見》全國已經組建了 34個省和區域交易中心,并正在按照國家要求進行股份制改造工作,成立數千家售電公司,但是現實進展速度遠不及預想那般。改革的困難性也恰恰說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因為現貨市場走入中國,會將多年來電力行業的固定格局改變,使一部分高層利益者的利益受損。正因為如此,改革的必要性更加突出,我們也應有更大的耐性,承受改革過程中的種種困難。
3.2 市場規則不成熟
廣東的電力市場中隨著時間的推演,規則也逐漸完善,但是這些規則的主體缺乏一套可以遵循的原則。如加拿大的市場在定義規則時,就給出了高效性(Efficiency),競爭性(Competition),可實現性(Implementability),可信性(Certainty),透明性(Transparency)幾方面的原則,所制定的規則應該每一條都遵守原則,由這一套原則進行展開和細化。缺少原則時,隨著規則的增加,可能會出現相互沖突的情況,給市場和規則制定者們都帶來許多困擾。
四、對電力市場改革的建議
4.1提升市場預測分析能力
現貨市場的引入使價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所以電力負荷預測的準確性與第二天的現貨市場價格有很大的關聯。如果電力預測與實際負荷值相差較大,那么現貨市場中的電價可能會出現較高或較低的情況。多多開展年度、月度需求分析研究,可以提升市場的分析預測能力有利于現貨市場的穩定運行。
4.2 探索輔助服務市場建設
由于現在市場建設不夠成熟,對輔助服務處理的方式雖然較為明確,但是相對粗糙。隨著市場的發展,應積極研發新的交易品種,使輔助服務的劃分和交易形式更加多樣化、人性化、體現競爭性。這方面可以積極學習國外的已經成熟機制模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增強其特色性與可行性。
4.3 加強交易安全防控
在市場化體制下,各種信息大量集中,因此保證信息的安全性變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要制定交易風險管控措施,加強構建電力交易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電力交易誠信建設,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建立評價和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