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度
摘 要:在建立健全學生資助體系,全面落實國家資助政策,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讓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成為有用之才。在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影響到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如何解決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高校教體制改革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資助;獎助學金;評定工作
一、高校開展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具有積極地意義
高校開展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不僅促進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而且幫助貧困學生解決了實際問題,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實現了教育公平。國家在高校開展獎助學金工作,是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國家獎學金、助學金等資助類獎助學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但是,對于工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一線的人員來說,資助政策的發展意味著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的增加。
二、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專業的工作人員
在高校里,也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管理該項工作,往往由學生處的一些老師、輔導員等分工兼任完成。目前做的比較好的高校,成立了“大學生資助中心”等類型的專管部門,并安排了專人進行這類工作的處理,而在資助工作中,他們必須全面了解學校幾千甚至上萬名學生的家庭情況,尤其對貧困大學生家庭情況需要核查,對學生的成績和在校表現需要了解,工作量很大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值得一提的是,資助獎學金評定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比較特殊,要兼顧公平公正原則,要時刻注了解國家出臺的政策,要在學校給予的指標中,盡可能的讓優秀的學生獲得獎勵,讓最貧困的學生獲得獎勵,理性科學的制定指標,需要建立在大量數據基礎之上,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去解決。
(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和資格認定標準無法量化
學校要選出在校學生哪些家庭貧困,“貧困”的標準怎么確定?常見的做法就是,申請學生所在班級要對該學生的家境情況進行基本了解,后面再將具體的名單提交到院級或者校級部門進行審核無誤,就能最終確定哪些同學是貧困生。但是因為輔導員工作繁忙、數量不足、同時也存在班委拉票現象,評議小組難以真的實地證實情況等不利條件,這個方法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否可信也難以斷定。
單一指標法,是學校對每個院、每個班級的具體人數有著最終的決定權。學校把國家得出分配的總名額數和學校總學生數之間的比例關系,然后每個院和每個班級都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有多少學生能夠獲得資助。但是,這個方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每個學院或者班級的貧困生占總體人數比例不是一樣的,有的學院或者班級因為某種原因可能就是家境普遍偏好或者偏差,所以用同樣的標準來統一對待就不科學。
投票法,內部的可操作性較強。方法很簡單就是誰志愿誰就上去講述,然后由評委來評定是否合格。因為性格和生長環境不同,有的同學可能不好意思或者就是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講述家庭的不幸。另外有的同學為了能夠或得免費的錢,就編造事實或者夸大情況來博取大家的同情或得自助。這樣的方法弊端不言而喻,同時也可能出現學生之間的“拉幫結派”來不正當的獲得自助金額。
三、加強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專業化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隊伍
1、配備專業素質過硬的工作人員
本人認為在每個高校中,應該設立一個部門或機構,專管資助類事項,進行名額擬定,評定工作,進行工作的協調并與校外機構、以及有資助想法的當地企業保持聯系,負責各項流程和規則的制定和維護,負責信息采集,建立檔案,并長期進行信息跟蹤、規整,負責對外宣傳和報道,公開助學金、獎學金名單,及時發布國家的新政策和學校的評定制度等;進行工作監督以及協調配合工作,使工作能夠保質保量的展開,尤其是在學生評定和助學金獎學金發放方面,進行監督,確保公正公平,營造透明的助學環境。
2、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在上述專人隊伍建設完成之后,高校可以邀請其他學校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的教師來學校進行工作指導,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在專項培訓和指導之后,學校助學隊伍中的工作人員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國家的制度和方針政策,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提高思想覺悟,用更飽滿的狀態來做好助學工作。
3、建立專業化的評定組織機構
高校助學金制度中,評定工作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想要完成對學生家庭情況的、學生在校表現情況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就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查、跟蹤、數據采集等工作。需要建立一個專項工作機構來完成這項工作。最好設立專門機構,使得評定工作能夠更規范、科學和專業。以我校為例,對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主要依據,是家庭所在地開出的“貧困證明”以及學生在校的消費情況。通過政府提供的貧困證明,再加上該種方式是對這部分同學在學校的消費情況進行了解調查;另一種方式是利用寒暑假對特別困難的同學進行家訪,通過實地與受訪學生及家長進行交流,調研學生及家長。
(二)強化獎助學金受助者誠信教育
當我們評定各種資助類獎助學金時,由于誠信的缺失我們的評定結果并不會保證十分公平,因此我們應當大力加強誠信教育,形成一個良好的誠信體系,使誠信深入每個學生的心中,也要對受助者在該方面加強思想教育。高校貧困生評定起來是十分不易的,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現在的大學生在誠信方面的教育有一定的缺失,沒有形成很強的誠信意識。除此以外,也要在勵志方面對受助者做相關教育,鼓勵受助者艱苦奮斗,讓自立自強的良好品質深入其心,磨煉受助者的意志力,鼓勵他們克服經濟上的壓力,讓其學會吃苦耐勞,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正確引導貧困學生爭取國家獎助學金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升級,讓貧困學生參加社會活動,通過勤工儉學也可以讓這些學生解決日常開支問題,提高生活質量,在減輕貧困生經濟壓力的時候,對于思想教育也決不能松懈,要從物質上和精神上同時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對受助者大力進行思想教育,不僅要在誠信方面大力進行教育,鼓勵受助者將自身的家庭條件如實的描述出來,使誠信品質深入其心,并且還要教育受助者讓其知道要感恩回報,引導受助者努力學習,通過這個來感恩學校。
(四)采用量化的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方法
評結果是評定獎、助學金的重要參考。綜合測評法指標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學習成績、家庭經濟狀況、班級民主評議、學生參與活動情況(附加分)等方面,
通過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綜合測評積分(百分制)公式:
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考核得分=學習成績(85%)+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10%)+民主評議成績(5%)+加分項。
建檔立卡學生外的助學金考核得分=國家助學金量化指標體系(附件5)40%+民主評議10%+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成績25%+學習成績25%。
新生考核得分=助學金量化指標體系90%+民主評議10%。
結語:
做好資助工作,離不開大力宣傳有關政策。在放寒暑假之前,我院要根據學校的政策向相關學生提供一份調查表,即《學生家庭貧困情況調查表》;在高校寄出錄取通知書的同時,把《河南省高校學生資助手冊》也一并寄出,這樣以來,對于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學生,在入校以前就了解了相關資助政策;新生進入學校開始進行軍訓時,畢業生實習前,就要做好相關資助工作,確保學生能夠參與資助評定;依托國家獎助學金的審定,在學生的思想政治上加強教育。促進學生資助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