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夫來 朱炬 周康
摘 要:光伏組件生產中,組件的I-V測試是性能檢驗的重要一環。大多數現有組件產線是組件自動傳輸,人工控制組件的I-V測試,節拍相對緩慢。針對現有產線的不足,設計一套自動產線,完成組件的自動上下料、自動掃碼、自動“接線”、自動I-V測試、自動分檔信息傳遞。
關鍵詞:光伏組件;I-V測試;自動產線
Design and Research on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of I-V Testing
Nian Fulai1,2
(1.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hui Province, 233010, Bengbu, Anhui, China;2. The 41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 233010, Bengbu, Anhui,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of PV module, the I-V Testing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of performance test. In most of the current PV module production line, the production beat is relatively slow, because the PV modules are transferred automatically, but the I-V Testing is manual. Because of the weakness, a kind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is designed to achieve automatic transferring of the PV module, automatically scanning code, automatic connection, automatic transferring of the stepp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PV Module; I-V Testing;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新增裝機容量逐年增長,其中2017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102GW ,同比增長33.7%。其中,中國2017年裝機53GW。預計2018 -2020年全球裝機增速為5-10%,持續穩定增長,裝機容量的增長必然要求光伏組件產線生產能力的提升。產線能力提升一般有兩個方面考慮:增加產線數量和加快產線生產節拍。產線數量增加,必然伴隨著成本的增加,因此現在加快生產節拍是大多數組件生產廠家的重要關注點,也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組件產線中,I-V測試是組件性能檢測的重要一環,也是速度相對緩慢的一環。傳統的產線的I-V測試都是I-V測試儀配備自動傳輸線,組件自動上料到I-V測試儀上方,人工操作I-V測試的相關接線、條形碼掃描、軟件操作等工作,測試完成后通過按鈕控制組件下料到下一個工序。這種測試方式不僅人工操作相對繁瑣,而且節拍相對緩慢。
針對傳統產線I-V測試的不足,結合現有的I-V測試儀設計了一條I-V測試自動產線,實現了組件的自動上下料、自動掃碼、自動I-V測試、自動分檔信息傳遞給下位工序等。
二、I-V測試自動產線整體架構
I-V測試自動產線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自動線機構和I-V測試系統兩大部分:自動線機構由上料機、測試支架、下料機和控制柜組成;I-V測試系統由I-V測試儀和計算機系統組成。自動線控制系統與計算機系統通過PCI板卡實現信號交互。
上料機為齒輪帶動滾輪傳動(上料機上還有氣缸控制的校正機),通過變頻電機驅動,主要實現與上游工序的自動交互、自動校正光伏組件、與計算機系統交互實現自動掃碼;測試支架為雙同步帶傳動(測試支架上還有氣缸控制的正負極金屬壓塊),通過變頻電機驅動,主要實現自動傳送組件到I-V測試儀上方、自動壓接正負極金屬塊到組件的匯流條正負極(I-V測試后組件才安裝接線盒)、與計算機系統交互實現自動I-V測試;下料機也是齒輪帶動滾輪傳動,通過變頻電機驅動,主要實現與下游工序的自動交互。
三、控制系統硬件設計
控制系統主要包括PLC、變頻器、變頻電機、PCI板卡等??刂葡到y以PLC為核心,PLC通過控制變頻器實現變頻電機的多段速驅動,通過氣缸控制校正機、正負極金屬壓塊的動作,通過PCI板卡實現與計算機系統的信號交互實現計算機的自動掃碼、分檔信號傳輸等。PLC接收光電開關的信號實現相應的位置控制,通過報警器的顏色告訴用戶生產的狀態,便于用戶管理、操作。其具體硬件框圖如圖2所示。
PLC的輸入主要包括按鈕、光電開關、PCI板卡輸出、上下游交互等36個信號;輸出主要包括變頻器控制信號、PCI板卡輸入、檔位信息、報警、上下游交互等24個信號。
四、控制系統軟件設計
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流程圖如圖3所示,初始化完成后,自動與上游工序交互,檢測上游是否有組件來進行I-V測試,有的話就啟動上料機接收組件上料,上料達到校正位置后(也是掃碼位置)上料機停止,校正氣缸帶動校正機動作,完成校正后發信號給計算機系統,計算機完成控制掃碼槍自動掃碼后,校正機松開,同步帶帶動組件到達I-V測試位置,正負極金屬壓塊下壓,計算機系統控制I-V測試儀完成I-V測試,金屬塊上升,下料機與下游工序交互自動完成下料,同時上料機開始啟動新一輪的自動檢測測試。
五、結論
針對現有大多數組件產線掃碼、接線、IV測試等人工操作環節影響IV測試速度,進而影響整個產線的生產節拍的問題。在現有測試儀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套自動控制系統,形成一條IV測試自動產線,最終完成了組件傳輸、掃碼、“接線”、IV測試的全自動化。該自動線已經投入使用一年多,效果反應良好。
參考文獻:
[1]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索比光伏網,2018.4.
[2]吳焱明,年夫來.油箱焊接平臺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5(4):163-164,167.
作者簡介:
年夫來(1987-),男,安徽省蚌埠市,工學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光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