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榮
摘 要:精細化管理是通過系統化和細化的規則,運用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的手段,使企業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精細化管理要求在企業管理中多關注細節,數據,工具;少用權力,經驗,感覺,判斷。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持續改進煤炭企業班組管理水平的必有之路。
關鍵詞:班組;精細化管理;6S
0 引言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而班組管理是企業的靈魂。做好班組管理,在管理中不斷提高,是應該思考的問題。班組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生產班組管理水平;如何發揮班組員工的聰明才智,積極開展好班組建設;如何廣開言路,開展好合理化建議活動,發揮小改、小革的效能作用,把班組各項工作做細做實,這才是關鍵。在開展精細化管理時,首先要把開展6S管理活動作為切入點。通過診斷和制定“6S”整治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使班組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得到了保證,同時對推進精細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班組能否認識精細化,關注重點和細微并在具體工作中應用精細化,提高工作質量并形成員工自覺的行為和氛圍,這是目的。
1、認識精細化 關注重點和細微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意識,只有把精細化管理的認識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在工作中加以運用和發揮,從長期來看,精細化管理與企業利益和自身利益是一致的,其內涵就是以煤礦法規制度為依據,以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模式,對煤礦管理實施精細、準確、快捷的規范和控制,把定性的,無形的管理變成定量的,有形的管理,做到煤炭企業內部各生產系統、各區隊班組、各科室、各項工種工序以其標準化考核,日清月結,從而提高管理的效能,實現由“人治”管理向“機制”管理轉變,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規范化管理轉變。職工觀念的轉變,認識的提高,思想的統一,就為落實精細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2、有序管理 健全制度 逐步推行班組精細化
有序管理的重點是先“理”后“管”。管理工作先淡化“管”的意識,包括權利和約束,通過梳理自己負責的工作內容,明確職責,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建立規范的工作流程,尋找工作和服務上的差距,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做細、求精。用精細化管理審視低效率、低效益的日常工作,并根據重要性和影響面確定改善的內容和目標,尋求突破點。因為,任何一項新工作、新任務、新項目、新技術、新工藝,都應當全新地將精細化管理灌入其中,確立新方法,建立新標準。方法和標準,就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規范的標準制度,這不僅是指導,更重要的是約束和規范人的行為,并提升成為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基礎保障。從健全制度、夯實基礎管理、統一標準著手,不斷提高管理者的預測和控制能力,不斷向精確的目標靠近。
3、班組“精細化管理”要有長久性
長久而堅定地實施精細化管理,應當有嚴格、可操作、有效的監督手段,否則會影響執行效果的評判。在“精細化管理”整個系統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及時地挖掘和發現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好的解決方法,科學持久地改進,將決定的事做正確。推進精細化管理,既是對傳統粗放管理工作的警示,也是對發展新階段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標準,搞精細化不是形式,而應當付諸于行動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使精細化管理成為我們共同的自覺思維和行為,并不斷完善和發展精細化管理的內涵,使之持久化,真正改善管理工作、改善工作方法,適應競爭和發展環境的變化。
要生存和發展,就要不斷地創新,但唯一不變的惟有精細化的管理。在班組實際生產管理中,把精細化管理的側重點放在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基礎管理等幾個方面,切實加強精細化管理,使各項工作真正步入正規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的軌道。
4、運用“精細化管理”,提升班組具體工作質量
4.1、安全管理實施精細化。
第一,要加大安全監督、檢查的力度,及時排查和消除事故隱患,認真分析各種生產事故,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安全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安全措施是否得力、事故隱患是否存在、“四不放過”是否真正做到位等。扎扎實實地抓好安全工作,長期堅持查“6S”活動,并形成PDCA的閉環控制,確保安全生產過程的“細”與“實”。第二,班組安全管理的精細化,重點內容在現場管理。(1)配備完善的安全設施,嚴格執行各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狠抓工作面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現場落實到位,保證作業人員有個安全可靠的工作環境。(2)設備管理整潔,安全附件齊全,嚴格執行設備巡視、點檢制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3)抓好安全培訓,開展危險點分析與預控,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杜絕物的不安全狀況,嚴格執行安全紀律、工藝紀律、勞動紀律。(4)材料、備件擺放整齊,各種工具、器材實行定置管理,物放有序,安全標志齊全,色標醒目。(5)嚴格執行崗位技術和安全作業規程及班組安全制度。(6)班組員工要在生產現場做好各種信息的收集、傳遞、分析、處理工作,及時了解安全生產情況,及時處理生產中反映出的問題。各種原始記錄必須做到準確、標準、規范。
4.2、質量管理實施精細化。
全面推行 IS09000 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是企業的命脈。要嚴格按照體系文件的要求,對班組生產作業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從嚴規范管理,抓三項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的落實、把好各質檢點的驗收關。搞好持續改進,提高檢修質量,從保證設備穩定運行和可靠性出發,提升質量意識。
4.3、技術管理實施精細化。
4.3.1,在設備改造方面,堅持科技創新、挖潛改造,進行小改小革。以“小、實、活、新”為原則,開展“QC”現場攻關活動,解決設備中存在的先天不足和薄弱環節,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
4.3.2,積極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現增產節資,控制費用,降低成本,促進技術進步。
4.4、基礎管理實施精細化。
管理說到底是如何完成任務、創造效益。基礎管理的扎實與否,直接影響著班組整體管理水平。第一,本著“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原則,盡量在基礎工作的編制和整理上體現其“合理、實用、簡潔”的特性,力求滿足實際生產工作的需要,有利于生產管理,盡量避免形式化的東西,并虛心學習和改進不足,結合班組實際情況不斷整改和細化基礎工作,使班組基礎管理更加完善并真正發揮作用。第二,夯實基礎資料,班組要對所轄設備的技術資料要做到精細。設備系統圖冊要隨系統的變化隨時更改;備品配件清冊要隨設備的更新改造及時更新;設備臺帳、技術報告等要分類保存、定置管理;設備歷史記錄要齊全、歷史數據要準確,做到心中有數等等。這樣全方位的支撐和精細的管理,才能保證基礎資料管理的實效性和具體工作的融合性,才能保證班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5、結論
5.1、精細化管理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流程、改進工作。通過精細管理,改進弊端,打造品牌。只有在“精細化管理工程”的核心精髓被全員接受和認同的情況下,全體員工建設精細管理工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當基層每個員工體現精細化時,班組工作才能得到保證,企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5.2、只有認識精細化 關注重點和細微,逐步推行精細化,運用“精細化管理”,才能提升具體工作質量。在生產班組實施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工程,需要現場管理的班組長和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自身素質、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既要懂生產、精技術、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靈活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同時,在班組實施精細化管理,還要根據不同階段、不同時期可能出現的新情況,不斷細化和量化管理,實現整體工作的規范化管理與運作,以目標管理來保證各項要求的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