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韜,王俊峰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四川 瀘州646000)
臨床上通常將咳嗽時間在8周以上,并且以咳嗽作為唯一表現而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者稱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簡稱慢性咳嗽[1]。在臨床上,慢性咳嗽是常見病癥之一,國內調查資料顯示因慢性咳嗽就診的患者占同期門診總量的20%左右[2]。隨著大氣環境污染加重,過敏源增多以及化學相關產品的使用,咳嗽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有研究[3-4]顯示,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CVA和EB兩種病因)占我國慢性咳嗽病因的36%~64%,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是兩者共同的病理過程。糖皮質激素作為兩者的首選藥物,予以口服或吸入治療雖能取得效果,但極易導致患者依從性低以及多種不良反應。本研究采用柴萸抗敏方治療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2例(40.0%),女18例(60.0%);年齡20~65歲,平均(43.70±13.10)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40±1.22)個月。對照組中男15例(50.0%),女性15例(50.0%);年齡18~68歲,平均(42.60±14.22)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33±1.02)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年齡18~70歲,性別不限;②咳嗽時間在8周以上,以咳嗽作為唯一表現;③胸片無明顯異常;④能配合FENO檢測;⑤FENO≥32ppb。
①近4周使用過全身糖皮質激素或吸入糖皮質激素;②近4周有過敏性鼻炎發作史;③近4周有上、下呼吸道感染史;④吸煙者;⑤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等慢性肺部疾病史;⑥患有嚴重器質性疾病。
對照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氣霧劑(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1 mg×200撳,國藥準字H20080987)吸入治療,400μg/次,2次/d。連續使用4周。觀察組患者采用柴萸抗敏方加減治療,基本組成為北柴胡25 g、山茱萸50 g、肉桂8g、赤芍12g、熟地黃30g、黃柏12g、白術15g、炙甘草15 g,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加減:陽虛寒濕者,加附子、干姜、細辛;痰熱熾盛者,加石韋、山梔子、竹茹;陰虛火旺者,加百合、山藥。治療前2周,每日1劑,以水煎汁450~600 m L,分3次,早中晚飯前服用;治療后2周,隔日1劑。總治療時間為4周。
1.5.1 FENO判定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采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呼吸科NO分析儀進行FENO檢測。嚴格依據ATS/ERS操作標準及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患者取坐位,檢測前囑先盡量呼氣排出肺內氣體,用口緊緊含住過濾器,并通過NO過濾器吸氣,以保證吸入氣體中NO水平小于5 ppb,并達到TLC,以50 m L/s均勻平穩的呼氣流速,呼氣持續時間為10 s,中途不可再進行吸氣動作,隨后讀取FENO檢測數值(1 ppb=1×10-9mol/L)。
1.5.2 血清EOS判定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 L,送至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檢驗科統一分析檢測嗜酸粒細胞值。
1.5.3 臨床療效評估 顯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炎性反應水平明顯減輕,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炎性反應水平、生活質量有所好轉;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 ×100%[5]。
1.5.4 LCQ問卷、咳嗽癥狀積分表 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填寫積分表。
1.5.5 不良反應發生率、完全依從率、3個月復發率停藥3個月后進行電話隨訪,記錄兩組患者復發率。復發標準:停藥后3個月再次出現咳嗽。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EOS、FE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EOS、FENO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EOS、FE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OS、FENO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OS、FENO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FENO(ppb)血清EOS(×109/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84.63±29.2919.93±13.16*0.81±0.06 0.18±0.08*對照組0.19±0.09*t 0.655 0.552 0.371 0.878 87.76±30.8521.36±10.22*0.82±0.07 P 0.518 0.558 0.713 0.387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兩組患者治療前咳嗽積分、LC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咳嗽積分、LCQ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LCQ評分為(94.96±12.62)分,咳嗽積分為(0.86±0.81)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CQ評分、咳嗽癥狀積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CQ評分、咳嗽癥狀積分比較(±s)
注:組間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LCQ評分 咳嗽癥狀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54.80±21.86 94.96±12.62*2.80±1.21 0.86±0.81*對照組1.46±0.73 t 1.204 3.346 0.093 2.632 58.03±22.17 85.30±10.04 2.76±1.38 P 0.238 0.002 0.926 0.013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2/3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10/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率為93.33%(28/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3個月復發率為3.7%(1/2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7%(5/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完全依從率、3個月復發率比較 (n)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均以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炎癥為特征。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患者的氣道上皮和炎癥細胞生成一氧化氮明顯增多,其是由炎癥細胞因子的刺激導致氣道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表達增高引起的。一氧化氮在健康人及非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患者中很少表達,因此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可作為氣道炎癥標志物,很好地診斷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癥[6-7]。有研究[8-9]表明,FENO增高(FENO>32 ppb)提示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如EB或CVA),由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發生診斷不明確、誤診誤治、濫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等事件。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給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若治療不及時易造成嚴重后果。有研究提示,9%~11%的EB可能演變為哮喘[10],30%~40%的CVA可向典型哮喘發展[11]。
糖皮質激素治療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效果明顯,但存在患者依從性低、不良反應多等問題。祖國醫學認為,嗜酸粒細胞性相關慢性咳嗽屬于“久咳”范疇,其主要病機為邪犯肺系,肺氣上逆。《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難經》云:“三焦者,元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三焦為人體一身氣血運行之通道,三焦通利,則周身氣血通暢,正氣沖和,臟腑協調,邪不能獨傷人。若三焦不通,氣血必壅,正氣被遏,邪必犯人,則人體百病由生。因此筆者認為咳嗽的根本病因為三焦不通、腎水不足。本方重用柴胡辛苦微寒、宣散疏利,借其升散之性宣通上焦。《神農本草經》云:“柴胡,主心腹,去腸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柴胡可祛陽明積滯,推陳出新,肺與大腸相表里,腑氣通則肺氣降。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可平補肝腎,使腎水充足,以滋水涵木,使肝升肺降,溝通上下,暢達三焦。三焦根于腎系,上連肺系,腎水充盈,肺腎相懸,納氣有度,又可使肺氣宣肅,和暢氣機。兩藥相伍,一散一補,使散不傷正,補不留邪,通利三焦,調暢氣機。三焦不通,多有氣血壅滯,營衛不行,此方用赤芍伍桂,可調和營衛表里,臟腑陰陽,還能行散祛瘀,暢通壅塞之氣。白術味甘、微苦,可安中焦、實正氣、健脾胃,為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本草通玄》云:“土旺則清氣善升,濁氣善除。”故白術于此,有補土之功,暢達上下,其用在脾胃,而功在三焦,充分體現了臟腑體陰用陽理論。熟地味甘微溫,為補腎陰之要藥,黃柏苦寒,苦能堅陰,合熟地共入下焦,兩藥相使,以滋腎水,使腎水得養,保證其納氣功能,使三焦根本得固,則三焦氣血有根,生化有源,氣機通暢。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EOS、FENO水平明顯降低,但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EOS、FENO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94.96±12.62)分,咳嗽積分為(0.86±0.81)分,較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P<0.05);治療期間觀察組完全依從率為93.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P<0.05)。觀察組隨訪3個月復發率為3.7%(1/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7%(5/22)(P<0.05)。
綜上所述,使用柴萸抗敏方與布地奈德混懸液均可有效控制氣道炎癥,降低血清EOS水平,但柴萸抗敏方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咳嗽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且具有不良反應少、患者依從性好的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