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偉

一次見到安靜,是在畫院一樓的展廳。忽然就想到了一個詞——“環佩叮當”。一襲長裙,目光明亮。耳環、手鐲、項鏈、戒指在你面前一起晃蕩起來,讓你目眩。真沒看出她是個60后,這個安靜打扮一點都不安靜。她只和我說了兩個字:“你好。”
安靜是畫家,最擅長畫仕女。她筆下的那些古代女子,目測都不漂亮,肥嘟嘟的。按家鄉方言說,頂多算個“大世人”(意思是長相非常普通、一般化)。但評論家們都說安靜的畫有獨特的魅力,她的人物有憂郁典雅的氣質。我是外行,瞪大眼睛仔細看,還真沒看出來。
是張好成拉著我來畫院的。張好成以前是安靜的同事,都在毛巾廠搞設計。毛巾廠在90年代初期就倒閉了,一個辦公室里的設計師們都各自闖蕩江湖去了。張好成自己開了個廣告公司當了小老板,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也混得人模狗樣了。我是張好成發小,兩人穿開襠褲時就在一起和尿泥玩。
張好成老板椅后面有安靜的畫,六尺整張,畫的是幾個簪花的仕女,覺得很特別,我也說不出好在哪里,就是感覺和別的畫家畫得不一樣。張好成非常噦嗦地介紹了他和安靜以前是如何面對面工作的,現在她成了著名畫家,是省國畫院的特約畫家。我說,特約畫家不是專業畫家,是業余的。張好成急了:“如果安靜是業余畫家,那全國也沒幾個專業畫家,你把畫院或者美協的那些體制內的畫家拿出來曬曬,哪一個敢靠賣畫養活自己,還不是靠國家養著,盡他媽的吹牛,一平尺要幾萬塊錢,離開體制吃屎都趕不上熱的。人家安靜這些年就是畫畫養活自己,她才是職業畫家。”
張好成是個噦嗦的人。我曾看見他為一件小事反復地告訴下屬該怎么處理,局外人的我都非常清楚應該怎么處理了,他還是一遍一遍地去叮囑。沒辦法,私人老板對誰都不放心。這次他又向我噦嗦了安靜的藝術歷程,其實我已經聽他說過幾次了,好像安靜和我很熟悉一樣。這次多了點國人感興趣的內容:安靜有三次婚姻,但目前還是單身。安靜從毛巾廠出來去各地尋訪名師,這過程中和第一任丈夫、毛巾廠的司機緣分到頭了。后來又和一位指導她的老畫家共同生活了五年。生活其實就是一些老套的故事,這些老故事不斷重復播映著。最后安靜又和一個比她小十幾歲的瘋狂的美術愛好者走到了一起,但時間非常短。九九歸一,現在她是單身。據張好成介紹,她已經習慣了單身。
第二次遇見安靜是在電視臺,我被邀請做一個文化節目,讓我談談讀書的話題。關于讀書我還是有話可說的,以前每周都會去買書。除了買書,還和看店的人聊天,開書店的往往也都是讀書的人,有共同的話題,從青年聊到有白發的中年,可惜國學書店最后關門了。那個老板在清倉的時候和我說,買書的人越來越少,加上書店的生意都被網店搶走了,每月連房租都賺不回來。我聽后,心里也非常的落寞,不知道為書店還是為讀書人。
多說了幾句閑話,是因為我非常迫切地想在這個節目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閱讀在現在已經成為一件可有可無的極其邊緣化的事情,有些人讀書帶有很強的功利性。我的熟背的那段臺詞引起了陣陣掌聲,看來效果不錯。
安靜也是嘉賓。這次她的裝扮還是非常的古典,就像從民國哪條小巷不經意間走出的一個女子。氣質這玩意真的和年齡無關。她談的話題是美學與品質。她的觀點是:簡單生活是一種定力,美學要融入日常的生活。這個觀點不是很新穎,甚至有些枯燥。畫家說話往往不能打動人。安靜說:“美在生活隨手處。”這句話讓我一怔,因為這樣的語言非常有詩意。然后她著重說了生活的美學,生活要簡單但要精致。把自己弄精致了,人就變得陽光起來,也會積極起來。她還說,高品質的生活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在街邊吃上一碗小餛飩也能發現快樂,用有品位的眼睛發現簡約之美。安靜最后的話讓我感觸良多,甚至是振聾發聵:“生活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粗糙,人也逐漸得過且過,慢慢地就成為生活的奴隸。我們應該做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發現美。對生活美學的追求,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和提煉。”
直播結束后,很多女士圍著安靜,除了談生活之美,更多的是問她的披肩、佩飾在哪里買的,我在一旁落寞地看著。安靜這個女人呀,我忽然就想到了毛毛蟲和蝴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