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花

茶茶四歲了,是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了。茶茶爸爸卻一直按兵不動,不發表任何意見,全家人只能干著急,沒辦法。茶茶爸是一家人生活來源的主力軍,糧草未動兵馬怎能先行?
這天,茶茶剛過了四歲生日,茶茶奶奶終于按捺不住了,下了最后通牒:“鄰居家的孩子都是兩歲半就入班學習,咱家茶茶不傻,不缺胳膊不缺腿,能輸給別人?不能再拖了!人班學習的錢,我包了!”
于是晚上,她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開會,商量為孩子選擇一個興趣班。
茶茶媽媽搶先發言:“學芭蕾舞!將來考清華、北大,藝術生能降分呢。而且多少年后如不再有高考,面試就非常重要了,有一技之長當然沾光。”奶奶當場反對:“茶茶那羅圈腿,就不是跳舞的料!再說了,個子在班里排倒數第一,跳什么?將來最多當個群眾演員。”兒媳向來與婆婆不和,背后老說婆婆是老封建、老頑固,比容嬤嬤還容嬤嬤。但婆婆強勢,只要一吵架,媳婦便偃旗息鼓。媳婦想了想,努了努眼珠子,想瞪又不敢瞪,別過臉去,臉憋得通紅。
爺爺見此,便舉手提議:“學游泳吧!將來萬一落水,也能自救。再說了,我的水性好,還能教她。”奶奶瞥了他一眼:“你真是老糊涂了!現在,城市里到處是高樓大廈,哪兒找水去?只有灑水車有點可憐的水星星。”奶奶說完又輕蔑地撇了一下嘴:“你水性好?是,游泳比賽得過第三名。”爺爺得意了:“知我者莫過夫人也!”奶奶“噗嗤”一聲從牙縫里擠出笑聲:“看看看,還臭美呢!可別忘了,那次游泳比賽就三個人參加!”
“你!”爺爺頓時像嘴里塞了蘋果的烏鴉,干嗚嗚,出不來聲。奶奶又說:“還是參加奧數班吧!教育這么改,那么改,這么多年變戲法似的變,變來變去,數學考試是離不了的!老話兒錯不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啊!”
一聽到這兒,茶茶爸爸發話了,他是留美博士:“學學美國,這么大的孩子就是玩!沒人參加什么班!什么數學、語文,大了自然都會了!現在有些方面的教育,就是殘害小孩的天性!”沒想到,他的話立馬激起了全家的憤怒,異口同聲炮轟他:“請博士注意,這是中國!國情不同!”博士爸爸讀論文、開學術會辯論時,滔滔不絕,口才堪稱一流;見此,他擺擺手,作低頭服輸狀。在群情激憤的家人面前,他知道做個啞巴最明智。
見他不出聲了,大家猛然醒悟了:他從來不提茶茶參加興趣班的事,原來不是怕費錢,是有自己的小九九兒呢!
姥爺是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平時在家里不大愛說話。這時,扶了扶眼鏡,一字一板地說:“還是背唐詩當作家吧。我看這孩子觀察能力特強,我前天剃了頭,剛進屋,她一眼就看見了。你們大家都沒有發現!”說到這里,姥爺若有所思:“我從初中就想當作家,奮斗了一輩子,夢想也沒實現。希望我的茶茶能續我的作家夢。再說了,我這五柜子的書,也該有人繼承了,不至于死了連我一起燒了吧?”姥姥一聽便一臉的不以為然:“別提了,別提了!每次熬了幾天幾夜,寫篇文章眼都熬紅了。發表了,稿費也買不了幾斤肉!跟著你窮了一輩子!嘖嘖!鄰居牛二就是個賣汽車的,才初中畢業,房子、老婆換了幾茬!”“你是說,想讓我也換換老婆?”姥爺揪住姥姥話語的漏洞,反唇相譏。“死老頭子,扯閑篇干啥,耽誤工夫!快想想孩子到底學什么。”
爭論了半天,各敲各的鑼,各打各的鼓,各吹各的號,每個人都有最最最充足的理由,卻又都說不服對方,大家的意見難統一。最后只能由最強勢的奶奶拍板:“周一學畫畫,周二學英語,周三學游泳,周四學寫作,周五學圍棋。周六白天不上幼兒園,學芭蕾舞。”矛盾終于解決了,大家都舒了一口氣,發出了心滿意足的微笑。
還是姥爺細心,轉頭發現茶茶根本沒有注意大家的爭論,而是不停地看窗外,甚至用手趴在窗臺上,不停望著天空。姥爺慈愛地問:“茶茶,能告訴我,你最喜歡學什么?”
茶茶用手朝天空一指,突然說:“我喜歡學鴿子飛,鴿子在天空里飛呀飛呀,鴿子媽媽不像你們,她讓小鴿子飛到哪里都可以!”
全家人一聽,都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