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瑄
摘要:“網約車”漸漸滲透進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但是與之同來的還有由于法律方面的真空出現的“網約車”的法律問題,例如之前引起網友熱議的5-6鄭州空姐事件。為了“網約車”能夠長足發展,人們能夠繼續長久地享受“網約車”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文章就現有的“網約車新規”對主要存在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解釋,同時也構想了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法律規范下,“網約車”將有的發展狀況。
關鍵詞:網約車;法律;新規;發展
一、我國網約車現存的法律方面的問題
(一)何為“網約車”
在現中國這樣一個法治社會里,我國“網約車”未來的發展與法律是分不開的,如何正視“網約車”現有的法律問題并研究出相關對策將直接關系到未來“網約車”的發展前景。網約車作為新興事物,出現法律層面的問題是正常現象,我國也正在對法律方面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立法處置。
(二)各地規定的網約車準入門檻過高
(1)導致黑戶、套牌車現象頻發。在網約車市場中,對于網約車的考核有以下幾個方面:網約車準入車輛標準(軸距、車價、車型、排量、車牌、車輛使用情況等),網約車司機準入標準(駕齡、戶籍、學歷、其他限制性條件等),這些“門檻”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標準。哈爾濱、福州、沈陽等城市要求,網約車排量不小于1.8L,大大壓縮可從事網約車的車輛范圍。青島則在車距、排量上設置了“事無巨細”要求,如要求轎車車長不小于4800毫米,車寬不小于1800毫米,車高不小于1450毫米,發動機功率不小于100千瓦,綜合工況油耗不高于8升每百公里。其他限制要求還包括,濟南要求非新能源汽車軸距大于2700毫米且不得與在運普通巡游車車型相同,且必須是購買時間在一年內的新車。哈爾濱城市同樣要求網約車必須是新車。南京規定網約車車身應當具有統一規范標識,外觀、標識應當明顯區分于巡游車。部分城市還要求安裝具備固態存儲、無線傳輸、車內外影像監控功能的行車記錄裝置,接人政府監管平臺等。
(2)不合理的限制條件與網約車發展方向相違背。租賃公司默許鼓勵承租人從事非法營運網約車,比如有的車并沒有《網約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駕駛人也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而且這輛車是從租賃公司租來的,但仍然可以“鉆空子”非法經營,租賃公司鼓勵經營非法網約車也被罰。這種租賃行為實質是以租代購,而且租賃公司默許鼓勵承租人租賃類似車輛營運網約車。網絡平臺上注冊了網約車,不等于可以跑營運。
(三)政府監管與平臺監督缺乏合作配合
政府監管和平臺監管之間缺乏合作和配合導致了信息不對等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網約車的監管主要是由平臺以及政府分別進行。平臺為了創造更多的利益,隱瞞了大量“黑戶”信息,致使平臺監督與政府監督無法銜接,更無法配合。就政府監管而言,管理網約車的上級主管部門為出租車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網約車市場、平臺公司、車輛駕駛員資質和網約車服務質量進行監管。
(四)安全保障不足
許多網約車公司沒有很好地保護“網約車”司機的信息安全,導致信息泄露。由于“網約車”市場的秩序紊亂,乘坐“網約車”的乘客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證。高德打車存在接單司機車牌和實際司機車牌不符合的情況。而且高德把接單司機的車牌號部分隱藏了,乘客根本就無從知曉到底最終上的車是不是實際接單的車輛,人身安全極有可能受到威脅。
二、解決我國網約車現有法律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針對網約車發展特點,各地政府規定要因地制宜
應該把積極發展互聯網+對本地經濟的促進作用和積極影響,也算在本地實際這一項上。另一個問題是數量管控的度的問題。從實際效果看,采取限制駕駛員戶籍的辦法,對當地網約車發展的沖擊較大。有的地方網約車數量因此出現斷崖式下降的態勢。這是不是當地制訂細則的本意?如果制訂嚴苛的細則,就是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問題的性質就變了,不在這里討論,自會有說理的地方。如果不是,這里就有一個度的問題。就算數量管控沒問題,下藥下得過猛,也會帶來副作用。
(二)“政府+平臺”的監管新模式
“政府+平臺”的內涵,放在政務服務領域來說,就是“傳統政務模式+平臺”,這不是簡單地兩者相加,而是利用兩者的特色和信息資源進行有機的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兩者平臺的區別,權限的不同,使得獲得的信息和資源也不同,信息對接可以兩個平臺增大交流。
(三)強化安全審查,建立危機報警機制
嚴格評分標準,公開司機、車輛、行程信息,登記信息與實際車輛不符的網約車、黑車,要嚴格進行管控,必要時報警求助。在行程中,避免過多攀談,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隨時注意行車路線。目前,網約車平臺有免密自動付款和手工支付兩種付款模式。免密自動支付時,有的網約平臺會允許司機加收過路費、等待費、長途加油費等費用,要求乘客一定嚴格核對賬單。認真了解網約服務條款,特別要事先告知針對因發生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乘客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處理方式。保證乘客的發生糾紛后向相關部門投訴維權的權利。
三、結語
盡管現有的關于“網約車”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但是“網約車”的發展前景仍然不應被忽視,我們應該避免因噎廢食。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未來的“網約車”行業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的出行也能夠更加安全、便利。我們研究并制定新的法律和規定,目的是規范“網約車”,確保乘客權益、乘車安全、服務質量得到有效保障。其次,“網約車”合法化后,為老百姓提供多樣選擇,減少打車難問題,提供更好出行服務。再者,規范發展的“網約車”,有利于其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最后,“網約車”與傳統巡游出租汽車融合發展,有助于傳統巡游出租汽車轉型升級,提供更好服務體驗。
參考文獻
[1]汪數辰.淺析我國網約車的相關法律問題[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年06期.
[2]馬星怡.網約車經營監管法律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畢業論文.
[3]紀祥勇.“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的探索與思考.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會,201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