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博士
關于癌癥,
你應該知道的
癌癥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只要癌細胞在人體內出現,它就會不受控制地生長下去,并且還會侵犯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和器官。常見的治療癌癥的方法,如手術療法、化學療法、放射療法等,都有很多不足之處,無法取得令患者滿意的效果。而且,一旦癌細胞在體內發生了轉移,想要治愈癌癥,就更難了。
免疫系統保護
我們的身體
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以抵(d@)御(y&)病毒和有害物質對人體的攻擊,比如你得了感冒,不用吃什么藥,也可以好起來,這就是免疫系統在起作用。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組成部分,在人體對抗疾病的過程中,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小C”“小P”和抑制劑
T細胞很厲害,但為什么它對付不了癌癥呢?是因為癌細胞的戰斗力比T細胞的更強嗎?并不是。其實,癌細胞之所以能夠在人體內到處作亂,是因為它太狡猾,甚至狡猾到把T細胞都給騙了。
詹姆斯·艾莉森和本庶佑在T細胞上分別發現了兩種蛋白質:CTLA—4(簡稱小C)和PD—1(簡稱小P)。小C和小P對T細胞很重要,它們就像這位人體衛士識別壞蛋的工具,如果有細胞沒有通過它們的驗證,T細胞就會跳出來收拾這些侵入人體的壞蛋。
癌細胞上也有兩種物質:小C和小P的配體。這兩種配體是癌細胞能夠騙過T細胞的關鍵。癌細胞究竟是怎樣利用這兩種配體,騙過T細胞的?而詹姆斯·艾莉森和本庶佑發明的抑制劑,又是怎樣制止了癌細胞的這種“欺騙”行為的呢?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抑制劑也不是萬能的
當然,詹姆斯·艾莉森和本庶佑發明的藥物并不是對所有癌癥都有療效。艾莉森發明的藥物對治療晚期黑色素瘤(liú)效果很好,本庶佑發明的藥物在治療肺癌、腎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方面比較有效,但治療其他癌癥,這兩種藥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另外,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治療的效果也會有所差別。
目前,科學家還在繼續研究,希望他們能夠發現更多的小C和小P,找到更多治療癌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