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證券行業日子比去年好過了很多,資本市場改革也提供了業務增量機會,但是開源節流的趨勢卻比之前更為明顯。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證券業被核準裁撤的分支機構達139個,超去年全年三倍;與此同時,共有32家券商被核準新設249個分支機構,未達到去年新設數量的六成。
這其中,有券商因并購事項,對原有分支機構進行重新整合;也有券商戰略性調整的考慮;也有券商在對原有不合理的網點布局進行調整。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盈利因素在左右決策。
如果說券商兩年前大躍進式“跑馬圈地”,去年新設分支機構的節奏明顯放緩,而今年以來,市場人士明顯感覺到券商裁撤分支機構的信息多了。
記者根據各地證監局官網數據梳理,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來有38家券商被核準裁撤139個分支機構,其中因與中信證券整合的原因,廣州證券裁撤了32個分支機構。即便剔除廣州證券數據,仍有37家券商今年要裁撤107個分支機構。
而據記者此前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年證券業遭遇寒冬,共有21家券商裁撤32個分支機構。今年來券商裁撤分支機構的數量,較去年全年超出3倍。此外,還有7家券商的裁撤分支機構事項尚待審批,若考慮上述因素,保守計算,今年證券業被核準裁撤的分支機構將超150個。
具體而言,今年裁撤分支機構最兇猛的當屬廣州證券。據記者統計,廣州證券今年以來獲準裁撤13個分公司和19個營業部。從裁撤與保留的分支機構情況看,保留營業部最多的地區基本鎖定在資源較為充足和運營條件較好的地區,而分公司裁撤之后的布局方向是逐漸向華南地區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