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源遠流長、曠古悠久的五千年華夏文明中,有著許多工藝制品,綻放著它們絢麗的光彩,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盛況。而在這諸多的工藝制品中,猛犸牙雕可以說是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是最獨具風華的一門藝術。自古以來,牙雕承載著人們長達千年的美好祝愿,曾多次出現在佛經中,在佛教中有著崇高而神圣的歷史地位。牙雕多取于大象象牙,其中,猛犸象是陽氣極盛的動物,對于多見陰邪的地方,更顯驅邪的功能。象牙又是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在傳統文化中,它被賦予了風水學上的特殊意義。因此,牙雕一直都有著辟邪納福、安神鎮宅的象征意義。反映到牙雕藝術中,以佛教為題材的牙雕藝術品,自然也成為神圣的辟邪吉祥物,同樣頗受民間歡迎。不僅如此,牙雕還包羅多種多樣的藝術特色,雕刻在猛犸象牙上的每一種題材都代表了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祝愿。因此,猛犸牙雕的藝術價值頗高,其收藏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猛犸象牙的出現還逐漸取代了非洲象牙,減少了人們對非洲象的肆意捕殺,對生態保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 鍵? 詞]歷史傳承;工藝創新;生態保護;收藏價值
每一件偉大藝術作品的誕生,都離不開精湛技藝與悠久文化的碰撞、融合,這也賦予了它生命與意義。中國的牙雕文化,已流傳千年。隨著祖先們對現實生活認知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生活質量的不懈追求,牙雕的形制與用途也由簡趨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牙雕作品不僅精致細巧、題材廣泛,其工藝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1]。早在商周時期,牙雕藝術就已經有很高的價值和地位,象征著帝王無上的權力與高貴。自此之后的朝代,也不斷推陳出新,發揚光大。正因為如此,牙雕藝術的開發又被推上了一個新高潮。
一、當代牙雕的基本情況
牙雕藝術源于象牙的廣泛運用,象牙的種類極其繁多,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包含非洲、亞洲、猛犸象牙等。而區別于其他象牙的是,猛犸象已滅絕,它們生存于亞歐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的寒冷地區,它們的滅亡被視作一個冰川時代的結束。因此,猛犸象牙的牙雕工藝是基于考古、挖掘冰封已久的象牙標本展開的[2]。在20世紀,一些商人為了從牙雕中獲取暴利,不顧生態平衡,開始肆意捕殺大象,尤其是非洲象牙已成為市場的主要售賣材料。為了防止非洲大象的數量急劇下降,各國政府相繼出臺了大象保護性政策,1990年1月18日,我國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成員國,正式執行相關的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國際貿易公約。不僅保護了野生大象,也將猛犸象牙的藝術價值抬高到新的高度。猛犸象牙由于其挖掘、開采難于普通的野生大象,而且已經全部滅絕,不可再生,所以極具收藏價值。
二、猛犸象牙的歷史傳承
猛犸象滅絕于一萬多年前,由于生活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等地,所以它們的牙大多保存在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等地的凍土層中。在如此長久的歷史洗禮中,逐漸被人類挖掘出其內在價值并投入使用。猛犸象牙比非洲象牙密度大、硬度高,光澤柔美,質地細膩,用它制成的工藝品具有極高的欣賞性和收藏價值,是當今牙雕界最好的加工材料。用猛犸象牙取代如今的普通象牙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減少了對大象的捕殺,更好地維護了生態平衡。
在長達300多年的貿易史中,猛犸象牙在冰川和泥土中封藏了萬年之久,受到各種自然氣候和礦物質的侵蝕,部分牙質已經石化、破損,甚至斷裂,能真正提取可用的材料十分有限。所以,對加工工藝上的要求變得極為苛刻。在中國,牙雕文化也已傳承很多年,最早開始于新石器時代[3]。為了滿足收藏家們的各種喜好和需求,牙雕工藝也是五花八門,大放光彩。其中,能根據已有象牙的各種不規則樣式來進行別樣的加工、美化,發揮其最大的藝術特色,是牙雕技藝里最為卓越的技能。而且,不論何種雕刻手藝都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中國傳統雕刻文化的精髓融合吸收并發揚光大。
三、猛犸象牙的創新之路
隨著人們審美的不斷變化,對于新事物、新工藝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猛犸牙雕的雕刻工藝也隨之迅猛發展。雖然科技的進步沖擊著傳統手藝,但是猛犸牙雕的主要雕刻方式依然是手工雕刻。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性和美觀性,雕刻者在雕刻技藝上需要進一步鉆研與創新,不斷完善和優化其工藝水準[4]。與此同時,還要盡可能地減少猛犸象牙的損耗與破壞,降低制作成本,避免資源的浪費。每一件新的工藝品的完成,都傾注了手藝人嫻熟的技藝與巨大的心血,這樣才能保存和展現其淳樸的藝術風格。這也和當下流水線式的加工模式產生了分歧。在快餐時代生活的青年人,很難適應這種需要長時間苦心鉆研的加工手藝,勢必會導致牙雕工藝逐漸衰退乃至消亡。因此,為了更好傳承中國的傳統雕刻技藝,工藝工法的創新迫在眉睫。在傳承牙雕傳統文化的同時,使之更加年輕化、現代化,以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針對象牙和牙雕的維護保養,也可利用前沿的科學技術,對原材料和成品進行有效的保存,延長它的存儲壽命,使得有限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讓其在牙雕界譜寫出更加絢爛的篇章。
四、結論
在國際“禁牙令”發布后,中國取消了進口非洲象牙的舉措,因而牙雕的材料來源問題顯得極其嚴峻,使得牙雕技藝面臨失傳的窘境。而猛犸象牙的出現很好地取代了原先的非洲象牙,成了我國牙雕工藝最佳的替代材料,不僅能解決我國牙雕工藝原材料短缺的問題,又真正意義上響應了國際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號召。迄今為止,猛犸牙雕已經普遍被牙雕界所接受,再加上推陳出新的精湛技藝,每一件精美牙雕的出爐都被賦予了深厚的歷史氣息和人文精神,廣受人們的喜愛。
參考文獻:
[1]李凱.淺論猛犸象牙雕的鑒賞[J].天工,2017(3):136.
[2]陳德志.當代猛犸牙雕的再生與發展[J].名家名作,2017(3):125.
[3]鄭歲生.猛犸牙雕之我見[J].神州,2017(31):39-40.
[4]周濤.猛犸象牙雕刻藝術特征淺析[J].天工,2017(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