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市政給排水工程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將會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之中。本文在分析控制和管理工作現狀及闡明工作原則的基礎上,對每個階段控制的重點和方法進行有效分析,對造價進行良好控制與管理。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1.引言
給排水工程作為城市之中極其重要的公共服務系統之一,由于其具有建設周期長、投資額巨大、使用期限久等特點,成為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直接因素,造就了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控制和管理的復雜性和系統性。
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與管理,將工程建設成本控制在適宜的區間內,首先可使國家和地方財政資金的社會和現實效益得以充分的發揮,其次,造價控制與管理使資金的使用更加凸顯合理性和透明性,有效防止違規使用現象的出現和腐敗的滋生,再者,合理的造價是工程質量的保障,防止因造價過高或過低而導致的浪費或偷工減料等問題的出現。
2.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控制和管理工作的現狀
盡管市政建設工程的造價控制和管理制度這些年來已趨于成熟,但是在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為達到高標準的工程質量,其中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亟待解決。
(1)缺乏專業的人才。由于市政給排水工程的獨特性,建設規模大,技術復雜,涉及到的工程專業和部門繁多,這就要求工程造價人員不僅需精通工程造價,且需對城市綠化、照明、道路、煤氣等專業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有可能縮短工程的建設周期及壓縮成本。
(2)重施工建設而輕設計。由于缺乏系統性和全局性,目前我國的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將造價控制的重點放在工程施工階段甚至是結算階段的問題,出現控制片面的情況,以致投資超限或工程質量不達標等現象頻頻出現,影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動態應變能力弱。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過程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建設工程不同的階段,相應的的造價信息應及時正確地被收集和分析,針對因工程的不確定因素而造成的造價變動,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和控制方案,全面提高動態管理的能力。而目前,造價控制往往還停留在預算和結算水平,應變能力較弱。
3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原則
(1)全面控制的原則。不僅要提高工程建設過程中全體參與者的成本控制意識,而且加強全過程控制,在建設周期內的設計、投標、實施以及驗收等各個階段都需要做到造價控制。
(2)成本最小化原則。從預防、管理、執行三個方面進行控制,認真執行費用支出計劃,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減少費用的浪費,使成本最小化。
(3)目標責任管理原則。職責分明,權責對等,形成關于整個工程成本控制的責任網。
4市政給排水工程各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
據統計,從對項目投資的影響程度可以看出,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不同階段引入造價控制與管理會有不同的效率結果,具體如圖1所示[1]。
4.1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和管理措施
工程決策的實質是選擇最佳的建設方案以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決策階段需要估算工程建設全過程的費用、評估工程建設環境與條件、確定建設設備等。從圖1可以看出,工程投資效益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程決策是否科學合理,決策階段造價管理控制的重點就是投資估算的控制,市政給排水工程由于前期投資估算失誤而導致施工三超的例子屢見不鮮,由此可見,決策方案的可行性對工程的造價控制乃至工程質量都有著關鍵性的導向作用,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應首先從工程決策階段予以足夠的重視,才能使后續工作順利開展。決策階段應從全局觀念做好造價控制與管理,對建設環境進行總體評估,選取合適的建設方案以減少施工工作量和建設成本。
4.2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
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中的關鍵階段,據統計,設計費一般只占了小于1%的建設項目整體費用,而這少量的費用對之后階段的規劃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圖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設計階段(包括初步設計階段和技術設計階段)對工程投資效益的影響最為顯著。在某個市政給排水工程實例中,初步設計方案論證后,技術設計時通過將道路面層的瀝青混凝土厚度稍加減小,同時取消了管路底部原有的砂墊層等,使其投資限額降低,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在設計階段進行造價控制與管理,可以通過加強工程設計階段的經濟論證來開展工作。長期以來,技術與經濟脫節的現象始終存在,相對完善的設計方案,不僅可以保證工程質量,還將減少日后的運營維護成本考慮在內,因此,在遴選設計時,可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來輔助判斷[2],在滿足結構和功能的設計方案中,根據其經濟指標來最終綜合評比。當初步設計方案通過時,技術設計過程中可開展限額設計,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資限額,鼓勵應用可減少成本的新技術、新工藝,同時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從而有效控制造價。還可通過推廣設計階段監理制度,避免設計人員為規避設計風險而使設計過于保守情況的出現,同時促進設計與工程建設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明確設計相應責任,避免建設成本的浪費。
4.3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
施工階段是將設計轉化為工程實體的階段。據統計,施工階段的資金投入約占整體成本的60%。做好此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是預防超支的重要保障。做好對施工全過程的安排,包括工程的進度安排、原材料的供應情況等,推廣流水作業,實現連續作業,降低工程的成本。施工階段中首先應盡量將設計變更提早,并加強對設計變更的審查,這是因為設計變更發生的越遲,涉及到材料更換、設備重購和出現返工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對設計變更應綜合權衡其變更效果。由于給排水工程的地下隱蔽工程較多,有些工程量存在難以校核的可能,所以要及時做好現場的簽證工作,簽證程序應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計量公式,減少其中不必要的費用。加強工程合同的執行,盡量避免索賠事件的發生,這就要求明確各方的職責,索賠一旦發生,更應該妥善確定工期和索賠限額,否則可能會導致狀態的失控。
4.4竣工驗收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
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最后環節,按照施工合同的約定以及審核的要求,應保證施工階段各方面資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預算、施工合同、設計變更、工程費用簽證等[3],以審查資金使用情況,例如下面的表2是市政給排水工程竣工后對其中的道路排水工程結算匯總表。結算可嚴防弄虛作假、偷工減料等行為的出現。
5結束語
總之,市政給排水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是一項貫穿于其全過程的系統工作,需要分析每個階段的控制重點和方法,才能達到造價控制的目的。我們只有重視每個環節,通過控制來發現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才能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收益,造福于民。
參考文獻
[1]陳惠玲. 市政工程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
[2]王彬. 政府投資市政工程項目的全過程造價管理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7.
[3]湯杭紅,謝文琴.市政工程全過程的造價控制與管理要點[J].科技展望,2015,25(01):159.
作者簡介:趙衛紅(1966-),女,漢族,山西太原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橋梁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
(作者單位: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