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際海
一、行業發展歷程
財務公司是隨著民營企業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而發展,財務公司最早起源于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等沿海開放城市,因為那里的大大小小民營企業、創業公司如雨后秋筍般的成長,專門致力于中小企業服務的財務公司也是深深的根值于這一片片熱土,茁壯成長起來,到了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時任上海市長的朱熔基總理提出了上海需更多的民營企業、更多的創業者、更多的投資人、更多的財務公司中介公司來伴隨民營企業的成長,從此以后上海的財務公司就蓬勃發展,財務公司中介公司為其提供便捷的服務,因此上海財務公司的數量也發展成了全國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到2017年底全市已有大大小小近3000家財務公司,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成了全國之最,伴之而來的是全國最低的公司設立成本、最低的財務代理費用,為上海的民營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大量的創業者,特別是在李克強總理全民創業、大眾創新的號下,財務公司以高效便捷的服務為創業者自主創業做出了自已應有的貢獻。
二、財務公司發展現狀
財務公司的主營業務一般包括公司的設立業務和財務代理外包業務這二大基本業務,公司設立業務包括公司的設立、銀行帳戶的開設、稅務開業等一系列業務,一般時間為一個月左右;而財務代理業務也就是財務公司的核心業務,即財務代理記帳業務,一般財務公司記帳采用電算化記帳,具體包括財務軟件的應用、憑證的錄入、審核、記帳、自動生成帳表等業務,同時相關的衍生業務有人事外包、商標代、社保代理等業務,而高端的財務公司還包括帳務梳理、財務顧問、上市顧問、企業重組并購等業務,財務公司的業務收費標準基本都是比較透明公開的。整體而言,收費都是相對較低的,特別是現在進入互聯網+設立公司以來,價格都是透明的,加之個別低價惡意競爭者使得本來就不高的價格還面臨著下滑的風險,那么如此眾多的財務公司到底是怎么存活下來的呢?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成本,壓縮房租成本、人員成本,造成行業人才流失,專業水平下降,從事人員質量得不到充分提高,對外則是搞惡性競爭,什么零元注冊公司、免費半年記帳之類的手段,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加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環境。
三、財務公司發展方向
財務公司就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由于屬于微利行業且處于惡性競爭的業態因此導致了目前的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發展前景比較暗淡,但是財務公司從未來的行業需求和發展空間來看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下面僅就財務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談一下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縱向發展之路
通過行整合引進高端人才,對現有的財務公司進行升級,具體戰略為以公司設立和財務代理為基礎,向縱深層次發展發展,擴大公司的高端業務,具體包括:財務顧問咨詢業務、管理顧問咨詢業務、投融資顧問咨詢業務、上市顧問咨詢業務等一系列服務內容以期實現同部分發展起來的企業一起成長的戰略方針,一般一家財務公司至少有一二百家客戶,而且按一定比例比如8-10%的客戶會成長為優質客戶,幾年下來這樣的財務公司至少也有幾十家了,這時客戶有了深層次的需求,而且付出的顧問費用也比以前大方多了,可是大多數財務公司卻出現了短板,跟不上客戶的發展了,如果企業能向縱深發展,則洽洽是到了收獲期,這時的顧問費一年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如果遇到幾個有新三版上市、上股交上市需求的,顧問費就動則上百萬了,多的一家上市付出二百多萬的也是有的,而且近年來有的費用甚至由政府來買單,這樣財務公司的錢就更限賺了,因此一些財務公司抓住了機會轉而成為了集上市顧問等高端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財務顧問公司,繼而實現了伴隨著企業從初創到成長到成熟的一條龍服務體系,這是有條件的財務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即向縱深方向發展,逐漸形成集公司設立、財務代理、商標注冊、財務顧問、上市顧問、審計評估為一體的多元化財務公司。
(二)橫向發展之路
即規范現有的業務流程,業務不求高興但要對現有業務精耕細作,把規范化操作的公司業務成功的進行復制,走連鎖化經營之路,建立以上海為中心,輔射全國二三線城市的集群模式,打造專業品牌戰略把品牌做精,通過輸出技術及管理培訓的方式把業務延伸到各個區域把財務公司單一的盈利模式變成復合盈利模式從而把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具備條件的通過業內橫向并購實現業態重組,打造幾艘業內航母以期達到上市的目標,目前業內已經出現了類似的加盟連鎖公司,比較典形的案例有安晨、慧算帳等,但是安晨雖然雖然攤子鋪的較大,但基本上屬于粗放式經營,管理相對較差,在業內沒有形成較好的口碑,質量控制也相對較松散,人員流動較快,不適應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因此品牌的打造要靠優質的服務和相對較高的收費來支撐而不是打價格戰,攪亂行業市場。
(三)走資本擴張之路
隨著行業市場的日益成熟,以及資本市場的相對飽和,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看好了財務公司的未來發展,通過一段時間規范化的發展苦練內功后走上了資本擴張的道路,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一些財務公司高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財務公司獲取客戶的方式將更加便捷,有的財務公司在一個城市就設了幾個分公司,人員也增加了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有的還專門增加了一些特色業務,特別是在招商引資和政府扶持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把招商和返稅等大的利潤點引進了財務公司,讓財務公司與政府招商掛勾,同樣引起了投資人的興趣,目前在上海地區已有幾家公司財務公司成功的拿到了風投資本業務量也出現了迅猛發展,隨著資本的介入,公司的治理結構、商業模式以及業績將有顯著的提高,未來通過資本的介入出現幾家上市的財務公司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就目前引進資本的幾家企業如上海的銘喜集團、天任集團等目前都發展運營良好。
綜上所述,我國的財務公司從無到伴隨著改革開放和民營經營的發展已經走過了40多個春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繁榮發展以及產業的細分和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咨詢代理業必將成為我國的朝陽產業,隨著資本的介入和業態的調整,財務公司在不久的將來必將走出低谷,迎來屬于自已輝煌的明天,敢問財務公司路在何方?路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