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要:科學的林業育苗會逐漸成為造林綠化項目的主要進程,采用合理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加上后天的管理,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推進林業育苗工作的順利實施。為了進一步的搞好我國的林業育苗產業,推進我國林業的穩定生長,重視林業育苗技術已經成為第一要義。本文主要針對對林業育苗與管理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林業育苗;管理策略;育苗技術
一、林業育苗技術發展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的發展,林業工程技術也得以發展與更新,新型林木品種得以大范圍推廣和種植,形成了多元化的林業發展模式,在林業工程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必須強化林業工程技術管理,才能支持推動林業工程的良性發展。林業育苗是林業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是指根據不同地方的地理、氣候等相關條件,利用現代育種、育苗技術進行林苗培育,使得林業能夠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等條件,保證林業作物的健康成長,從而獲得優良的林業產品,取得豐厚的經濟回報。
多年來,我國林業方面的育苗技術以傳統的方式為主,常使用塑料袋、蜂窩紙、辣椒管等裝填粘土,這些方式普遍存在苗木根系纖弱和卷根、稀根、偏根等問題,是我國在林業育苗技術上的缺陷,這也是我國人工原料林普遍低產的重大原因。通過育苗容器的發展以及在苗期的管理使得林業育苗得到了新的發展。但是由于育苗工作者的過度信任,錯誤認為容器育苗技術不會讓苗木的根系受到外界影響,繼而保證育苗效果。實際上容器育苗技術主要是為了保證幼苗根系能夠平衡生長,不可能完全保證幼苗根系不會受到影響,如果人工保障不利,幼苗也不會正常生長。
二、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育苗技術管理理念淡薄
現階段,我國林業育苗技術管理活動缺乏技術元素,對育苗技術引進、研發和保障等認識有待強化。林業管理作為我國傳統行業,容易受傳統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束縛,許多管理人員認識不到科學技術能夠轉換為生產力,不注重專業技術的引進和投入使用,甚至在育苗管理中缺乏責任感,管理工作形同虛設、流于形式,林業育苗工作前景令人堪憂。
2、林業育苗技術有待提高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林業育苗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育苗工作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與國際林業育苗技術相比,我國育苗技術和管理模式仍較為落后和傳統,育苗技術不夠先進、育苗技術發展滯后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就目前而言,我國育苗產業尚未形成機械化,機械和電子設備也極為有限,仍舊沒有擁有先進的自動灌溉技術等。對于育苗技術引進工作,也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支持機制和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育苗技術引進有限,且無法及時投入使用的局面。
三、林業育苗與管理策略
1、樹立起先進有效的林業育苗管理觀念
首先必須樹立起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觀念,并以此來促使其能夠正確認識到林業育苗技術在管理方面的含義和意義,再將所需的技術管理來作為其技術應用方面的保障。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通過嚴密的設計監督和規劃的過程后,真正實現保障林業育苗技術的有效應用和實施。但是在如今現實的情況中,必須要樹立起前衛、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觀念,這樣才能實現技術監督和管理。
2、創新育苗管理機制
林業育苗要發展,首先要調整所有制結構,采取合資、兼并、參股等形式,吸收國企、私企、個人、外資資本,改善資金緊張的狀況,引進靈活機制,走向市場。要主動與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按市場機制運作,以適應苗木產業發展的新需要,從而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發展思路上,要積極創新,大力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合作組織,最大限度地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在內部管理上,深化勞動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與市場體制相適應的管理機制;在生產管理上,要全面落實生產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把降低生產成本和增加效益落實到地塊和個人,把全面質量管理貫穿于苗木生產經營全過程,實現產量、質量、效益掛鉤。
3、優化育苗配置
在同一片林業育苗區域中,育苗質量可能不相同,如病害苗木、枯立苗木、風折苗木等都屬于質量較差的樹種,應把其處理,合理優化林業育苗配置,有效改善育苗生長環境,局部去除無法痊愈的苗木。經多年實踐,在林業育苗管理中運用合理的優化配置管理,非常有利于增強育苗生長質量,降低病蟲害發生率。還有因為受到早期的不可抗力因素或不合理栽培等影響,較多林業育苗地都可發生局部性稀疏苗木,且此情況尤為常見。只要林業育苗地出現局部性稀疏苗木情況,就應馬上封鎖育苗,在不影響其他區域苗木正常生長的基礎上,對該片稀疏苗木進行整改工作,盡最大可能保護育苗及植被的完整性。在整改局部性稀疏苗木的同時,即應通過人力對整片稀疏苗木區域進行補播或補植工作,還應重視樹種的栽培工作,來實現林業育苗的多樣性發展。
4、加強苗期的管理
為了有效的提高我國林業生產的總體水平,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在充分掌握了全新林業育苗技術的基礎上,加強苗期的管理工作,提高苗期的管理水平。如果幼苗在苗期沒有得到良好的生長空間與環境,那么勢必會影響到苗木未來的生長。因此,在采用新技術進行林業育苗生長時,務必也要將苗期的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看待。在進行苗期管理的過程中,要始終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依據,如此一來,才能有效的將苗期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
另外,還要盡可能的做好種子的儲存工作,以免由于工作人員對種子的管理儲存不當,導致種子提前發芽,或出現變質的情況,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種子的正常使用。
結束語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生態環境的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重視環境建設的同時,也會更加的關注林業育苗技術的發展。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林業育苗技術,才能促使林業育苗工作順利的實施和發展,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國林業綠化工作,最終促使我國林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曉東.淺談營養繁殖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J].防護林科技,2015(9):89-90.
[2]陳作良,徐曉東.關于化學除草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20):159.
[3]楊長春.關于林業育苗技術及管理的相關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5,35(24):92-92.
[4]王麗娜.探究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5(1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營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