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沐春
摘要:林業建設對于我國環境改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來,林業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對于推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要積極尋找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相關因素,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此讓生態環境能夠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
引言
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于環境的破壞也是有目共睹的,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在此情況下,不僅我國的經濟會受到影響,國民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當今時代中,環境保護幾乎成為大眾最為關注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提升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實施林業種植是其中效果較為明顯的措施。
1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1)林業資源有利于保護水土資源,對于自然資源而言,林業資源是其中關鍵資源之一,林業的作用是進行水土資源平衡的保護工作。由于林業資源的分布比較廣,森林的覆蓋面積也比較大,能降低土壤的水分蒸發量,很好地保護了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分,對于地面徑流數量有了一定的穩固作用,因此能夠提升土壤的堅固度和穩定性。(2)林業資源能進行良好的溫度調節,林業資源能夠很好地進行水土資源的保護,還能對氣候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由于光合作用對樹木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樹木還需要進行部分熱量的吸收,因此,造成其樹木周圍環境溫度偏低現象,以致產生溫度的調節結果。樹木的蒸騰作用會產生一些水汽,因此對于樹木周圍環境的溫度存在一定的調節影響。水汽在揮發中與空氣共同產生降雨,從而產生水資源循環現象。(3)林業資源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于風沙季節來說,防護林帶能夠對其進行一定的阻擋,降低風沙的風速,降低風沙的危害性。對于風沙的風向有一定的改變作用,能夠降低沙丘的移動速度,降低風沙對耕地的破壞度。所以,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區域很有必要進行防護林的種植,保護生態環境,通過增加林業資源的數量,來提升防風沙的作用。
2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相關對策
2.1合理調整林業的產業結構
合理調整林業的產業結構對于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實現林業的可持續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區域內的氣候環境和水土性質等都有著較大的差別。因此,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合理調整林業的產業結構,以此提升林業的整體性。
2.2撫育間植
在實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前,相關監管人員,比如森林的經營者,應該與林業管理部門簽訂具有法律效益的《造林合同》,并向管理部門繳納一定的保證金,當森林成形后,管理部門應該返還保證金。經營者在取得種植權利之后,才能開展種植工作,以此維護植被的健康。值得注意的是,《造林合同》與一般的擔保合同不同,其不僅是經營者與管理者之間達成的協議,也是我國土地健康的保證書。這一合同存在的目的是保證造林工程的順利開展以及穩定運行。
2.3建立合理的循環機制
創建科學合理的循環機制不僅能夠提升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也能提升森林樹木的生長速度,縮短生長與砍伐之間的時間,進而促進森林的生態平衡。所以,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建立完善合理的循環機制與補償政策,以此提升大眾對于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以設置一定的經濟獎勵,以此激發大眾的保護心理,進而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4因地制宜原則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土地面積較大,并且樹木種類較多。所以,針對不同種類的樹木,相關管理人員應該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及培育措施,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播種,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提升林業生態環境的質量,也能降低由于樹種問題而造成的損失。比如在諸如廣西這類南方城市,種植人員就可以選擇香樟或是秋楓這一類的植物。因為其不僅能夠適應生態環境,也能制成商業價值較高的衍生物。比如香水、香料,甚至是藥材。通過這種種植模式,能夠提升農民的工作欲望。所以,實施該種種植模式,不僅能夠提升我國森林覆蓋面積,也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2.5健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服務保障體系
現階段,我國和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大力推行走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此,需要從全方位、多角度綜合考量,健全森林服務保障體系,具體措施包括: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大力支持林業工程建設,并做好科學的布局與指導工作,引導社會各行各業共同參與工程;加強控制生態林業工程招投標階段要點,有效運用監理進行監督管控,保證林業工程建設項目的規范性和合理性;積極引起西方國家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研發先進施工技術,保證工程質量和使用性能;運用先進的信息化建設體系,建設數據研究中心,為項目管理提供數據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保證科技研發成果第一時間得到有效驗證。
2.6重視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樹立科學觀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于林業的經濟屬性過于關注,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造成生態環境嚴重地受到破壞。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很好地實現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國政府很有必要對林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給予重視和支持,需要進行全局的統籌與計劃,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對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進行改進措施的制定,遵從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進行林權制度的優化和改革,進行環境效益的提升,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態居住環境。
結語
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不但與現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態勢有著直接的關系,還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在當下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程度不斷加劇的形勢下,政府以及相關的林業管理部門一定要對其加以高度的重視,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盡最大努力保護林業生態環境,以此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秀芳.基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的林業經濟發展淺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3):42-43.
[2]張立軍.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可持續發展分析[J].現代園藝,2017(22):151.
[3]陳雯雯.探析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6(45):58-59.
(作者身份證號碼:15272219891207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