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磊 康榮璽 張鑫
摘要:高鐵動車車輛線束布線過程中,受車輛結構、施工標準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車輛線束布線過程存在一定質量風險隱患,給車輛日后行車帶來影響,因此,梳理、編制、總結、歸納出一套符合車輛線束布線過程標準的“作業過程標準卡片”,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鐵動車車輛;線束布線;風險項點;作業過程標準卡片
前言
高鐵動車車輛線束布線過程包含分線、碼線工序,由于受到布線路徑、出口不一的影響,在此過程中存在線束磨線、破損、線束信息錯誤等情況的發生,對車輛的安全性能帶來極大的隱患,同時也造成了線束碼線外觀不美、線束路徑凌亂、交叉、布線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出現,不但影響車輛布線整體效果,而且帶來車輛線束實質性的質量隱患,同時不能滿足車輛交檢交驗一次合格率100%的目標,無法用戶滿足需求。
正文
根據高鐵動車車輛結構和風險項點劃分,車輛線束布線可以劃分如下幾個改進部位:通訊柜、電氣柜、空調柜、廚房控制柜、終端箱、車下傳感器、車下大線七大線束布線重點管控提升部位。
1.通訊柜
車輛主要對2/3/6/7車二位端的通訊柜分線進行風險識別和作業過程標準描述,對照接線表核實部位線束信息,并對線束進行分揀,通訊柜連接器線束放置在二位端塞拉門側,HARTING連接器、面板、端子排線束放置在正下方二位端通過臺側。注意:核線時應一束一束進行核取,避免多束線同時核取出現混亂;斷線時斷線鉗鉗口要與線束垂直;斷面平整,不可傷到其余導線。將線束原有拉鏈防護網的扎帶剪開;在原有拉鏈防護根部扎一根扎帶,防止底板下部防護散亂。確認線束齊全后,將線號或電纜號推至2M處,預留4M進行一次斷線。斷線后,將線號外2M線束進行盤圈,線束盤成直徑30-40CM線圈,用黃膠帶在2個等分點進行固定并對線段進行保護。完工后將同一位置的線束放在一起,并用藍色保護袋進行防護。
2.電氣柜
電氣柜(又稱開關柜)分線在車輛一位端,根據接線表將線束甩到指定位置,開關柜總線把應距離開關柜中心線方向地梁內側250mm(±10mm),開關柜總線把應與中心線基本平行,總線把單根線束應捋順,外觀無交叉,線把扎帶之間間距應為50mm(±10mm)。左側第一個插頭出線位置應距離開關柜左側地梁內壁200mm,從左側起,每個插頭線束間距為20±5mm,插頭線束預留長度應為900±50mm,線號推至距總線把300±30mm處。左側線束出線順序從里到外應為柜內MVB線、豎排電纜、豎排單根線、門端子排線、柜門 MVB線依次出線,左側線束出線處應加防護,防護長度為800±100mm。柜內MVB線束預留長度為3500±200mm,豎排電纜預留長度為2200±100mm,豎排單根線預留長度為2200±100mm,柜門MVB線束預留長度為3500±200mm,門端子排線預留長度為3500±100mm。總線把保持一條直線,所有防護必須用熱刀切割并保持端部整齊,線束落地處需做好防護,線束斷線與線號前方須使用膠帶保護,防止線號脫落以及斷線端部劃傷其他導線,清理現場無作業垃圾。
3.空調柜
空調柜分線又稱空調控制器,施工前地上需要鋪設作業防護防止線束直接落地,工具箱、接線表、垃圾箱等需要用到的物品擺放整齊。對照接線表找到相應的線束,將線束打開對照接線表核實線束正確性,把線號推至距離扎線板約2M處用黃色膠帶進行捆綁并用信號筆標記相應的設備點,距離扎帶板2.6M處用斷線鉗進行斷線(斷線前需要再次核對線束正確性)。對照接線表核實與本工序相關的線束信息,距離扎線板下方約15CM處,用熱刀將多余的防護進行剪切。將線束按照接線表分到相應的連接器處,分線時注意根部線束要捋順。將已經分好的線束用防護網進行單獨防護(注意:防護網白邊方向一致,每隔約30CM捆扎扎帶,扎帶方向一致)。取長度為50CM規格為4的防護進行整體捆扎,整體防護上共用4根扎帶并且扎帶間距一致。
4.廚房控制柜
廚房控制柜僅在高速動車組廚房車內,其中分線:將線束固定在側墻的綁線架上,根據穿線位置的不同,將線束按3根一束的形式區分開。碼線:將分好的線束固定在扎線桿上,線束的布局按扇骨形狀排布,并用扎帶捆扎牢固,扎帶間距一致,方向一致,線束捋順整齊美觀。右圖為接線完工后效果。
5.終端箱
終端箱在車下兩端四個角區域,先將固定插頭的支架用膠帶將邊緣防護,以免傷線。用水晶板將終端箱橫梁防護,以免傷線,對照接線表核對線型、線徑、線號。根據接線表將插頭接線與備用線分開,并用膠帶纏繞,從出線口量取1200mm斷線。
注意事項:一定要確保所有線束信息正確才能斷線。
6.車下傳感器
車下傳感器主要包含端板過線孔閥板、端板兩個區域線束,碼線標準按照接線實際位置將分好的線束固定在相對應的位置上,線束無交叉,并用扎帶捆扎牢固,扎帶間距一致,方向一致,避開可能對線束造成損傷的部位,嚴禁與車下制動管路和大部件干涉,線束整齊美觀。
7.車下大線
車下大線碼線按照接線實際位置將分好的線束固定在相對應的扎線桿上,線束成排平鋪,嚴禁交叉,彎曲半徑符合工藝要求,并用扎帶捆扎牢固,防止列車運行中線束竄動摩擦導致傷線。扎帶間距一致,方向一致,線束捋順整齊美觀。
以上是關于車輛分線、碼線的風險項點重點部位線束進行的簡要論述和歸納,具體到實際施工中要結合“作業過程標準卡片”進行,以此實現車輛一次交檢交驗合格率100%的目標。
結論
綜上所述,高鐵動車車輛分線、碼線作業的規范和標準的改進,達到了質量提升的基本要求,符合了精細化施工的理念,使動車組的施工和完工標準達到了車型列份標準統一、路徑統一,線束碼線整齊一致的效果。按部位制定了完工標準卡片,給操作者一個清晰明了的施工方法步驟及完工標準。使不同人施工,達到標準一致的效果。達到了交檢一次合格的目的,節省了反復整改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減少了扎帶等輔材的損耗。滿足了客戶的需要,在整齊度與合理性上給人在視覺感官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提升,滿足提升中國制造業水平基本要求,體現了工匠精神。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業車輛電器要求》,GB/T ?27544-2011/ISO ?20898:2008,2012年5月實施
作者簡介:李光磊(1980.07.14-),男,吉林省長春市,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本科,研究方向:鐵路客車制造。
(作者單位: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