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 王瑩 周傳瑞
摘要: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優勢明顯,不僅能夠很好地預報天氣情況,同時還能為各個行業提供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優勢及應用,僅供相關部門進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天氣預報;防災減災;優勢;應用
引言
一直以來,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是氣象各界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問題。積極研發下一代中尺度預報模式和同化系統,增強人們對中尺度降水系統的理解和預報能力,加強研究和業務預報部門之間的聯系是當前短時及臨近預報的總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增強,人們對天氣預報認知更加廣泛,且應用范圍不斷深入,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優勢逐漸凸顯,在社會發展和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效益更加顯著。因此,重視對天氣變化規律的研究,特別是加大對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研發,會對各種突發災害性天氣的防御起到關鍵作用,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務。
1、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優勢
1.1增強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通常情況下,預報的準確性水平是衡量氣象服務產品的重要指標,而時間長度則是影響天氣預報準確率的重要因素。預報時間越短,其準確性水平就越高。對于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來說,因具有短時間性特征,自身預報準確率較高,可確保人們對天氣變化規律進行充分掌握。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不斷加劇,氣象災害出現頻率和危害強度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而通過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可對各種災害性天氣出現區域進行精準定位,氣象防災減災效果極為顯著。
1.2提升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能力
氣象部門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基礎上,借助于電視或互聯網等媒體傳播方式,各大城市和鄉鎮可獲取到實時性強的氣象信息及應對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再加上不斷完善的氣象觀測系統結構和布局,使得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技術上升到新的臺階,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氣象監測能力。
1.3可豐富氣象服務內容
因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具有自由性和靈活性特征,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在制作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過程中,可將其轉化為天氣播報的形式,并根據社會大眾需求,來實時推送一些氣象信息。再加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網絡和收集應用平臺的作用下,為社會大眾提供最新的天氣預報信息。
1.4保證天氣預報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水平
利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結合用戶實際需求,在科學技術水平的作用下對各種氣象資料進行分析,積極研發同用戶需求相符的實時天氣預報。氣象部門可根據氣象災害種類、發生成因等因素,對天氣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可行的氣象災害防御對策,并借助于多媒體傳播平臺第一時間傳遞到用戶手中,促進了氣象防災減災的順利開展,有效降低了災害性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作用下有效縮短了預報從制作和播出的時間差,減少了天氣預報出現的空白時間,保證人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
2、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2.1在城市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將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應用到城市防災減災中來,可有效增強城市氣象服務效益。始終圍繞城市防災減災、能源、生態環境、安全運行、能源等重點領域,短時及臨近預報在防御氣象災害、處理突發事件、重大活動保障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北京為例,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交通、能源、市民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個性化、精細化的氣象服務。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增強,氣象服務范圍不斷拓寬,并逐漸建成了集傳播手段的氣象信息發布平臺,有效提升了氣象預報預警的時效性水平。各級氣象部門的氣象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在市政府規章中逐步引入供暖氣象預報,使得當地的能源成本大幅度縮減。氣象部門與當地職能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地質災害、森林火險、城市空氣質量等預報服務業務,初步建立起了同大城市特點相符的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傳統農業氣象服務逐漸朝著現代化農業發展,為城市經濟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針對性強的氣象服務。
2.2在天氣預警中的作用
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并提出系統、全面的氣象災害危害和相關的風險防范對策,在確保城市安全和重大活動順利開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應用可增強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能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借助于電視、電臺、網站等現代化媒體傳播平臺對突發性強的氣象預警信息進行實時更新或實時插播。借助于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可對現有的氣象觀測系統結構和布局進行優化,將短時及臨近預報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增強氣象部門對中小尺度氣象災害的監測能力。與此同時,氣象部門可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氣象監測預警系統,增強人們對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將氣象災害對社會經濟、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等的危害降到最低。
2.3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當前,為了緩解干旱、冰雹等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仍舊是農業防災減災的重點,而短時及臨近預報在人工影響天氣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只有不斷增強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水平,才能提升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針對性。經過相關實踐證明,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基礎上,可建設成人工降雨和主要農業區防雹作業體系,在防御冰雹災害和緩解水資源短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3、提升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效用對策
3.1增強氣象預報技術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升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的精確性水平,應積極引入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設備,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加大設備配置和相關技術研發。對于現代氣象來說,應配置先進的氣象服務設備,盡快構建專業性強的服務系統,組建創新性強的氣象災害防御隊伍,并對暴風雨雪、臺風等氣象災害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可行性強的預報分析業務。
3.2制定完善的氣象服務運行機制
實際上,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中在氣象部門中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氣象防災減災中,開展這項工作可為相關單位和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部門聯動,局領導應發揮帶頭作用,各個業務單位應加強溝通協作,充分發揮出短時及臨近天氣預報在防災減災中的效益。
3.3加大氣象災害監測力度
對于氣象部門來說,應從全方位、多角度出發對區域氣象進行管理,做好災害性天氣的實時追蹤,并不斷增強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將災害性氣象預報和評估分析工作落到實處。以臺風為例,應提供精準化的臺風移動信息,對臺風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預測,并作出準確判斷。在臺風天氣結束后,應將災情信息分析調查工作做好,高層次決策部門應及時采取防災減災對策,降低臺風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熊文剛,溫慶娜.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在農業氣象服務中的應用[J].北京農業,2015,(09):163.
[2]萬夫.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在氣象為農服務工作中的作用[J].北京農業,2014,(24):141- 142.
[3]朱江,張白云.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12):172- 173.
作者簡介:杜靜(1984-),女,漢族,黑龍江省慶安縣人,本科學歷,中級工程師,從事短時臨近預報以及人影指揮工作。
(作者單位: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防災減災氣象服務中心;2.哈爾濱市氣象科技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