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笑
摘要:在當前階段,伴隨著經濟貿易全球化以及我國對外開放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外貿企業逐漸的增多,與此同時,在外貿企業的國際業務往來當中,也產生了數額比較大的外幣合同。在這些外貿企業當中,由于主要是外幣交易,所以在這些外幣合同當中,大多數的交易貨幣都為外來貨幣,但是,在我們國家內部,在進行企業的會計登賬核算以及企業自身在做公司的賬務報表時,根據國家的規定,必須要求使用本國的貨幣進行登記核算,這樣,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在進行外幣折算中就容易出現差異,就是我們經常所提到的外幣當中的匯兌損益。在這篇文章當中,就主要針對外幣合同中出現的外幣業務匯兌損益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外幣合同;外幣交易;外幣的匯兌損益;賬務處理
在我國的外貿公司當中,對于自身的所簽訂的外幣合同,在進行外幣類的交易處理時,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采取兩種辦法:即外幣的統賬以及分賬。在外貿公司當中,在進行外幣的統賬時,都會依據外幣交易業務產生時的匯率,即當日的匯率進行外幣金額的結算,在期末時,外貿公司在將當前的匯率進行具體的折算,登記為會計的記賬的統一貨幣,其后,再把第一次進行登記的外幣差額與現在登記的外幣換算差額進行計算,所得出的差值即為外幣的匯兌損益。在外貿公司當中,所實行的外幣的分賬制度,是公司本身依據公司的日常經營,按照外幣的方式進行會計的登賬,在年終,公司的會計進行報表的編寫時,在把相應的外幣進行折算,按照我國規定的統一貨幣進行登賬。在當前階段,在我國的外貿企業當中,存在許多的外貿公司,在進行企業的外幣登賬時,采取的是外幣統賬制度。在國家的大型銀行中,才會使用外幣的分賬制度進行操作。
一、有關于外幣匯兌損益的定義
在外貿公司進行正常的外貿業務交易期間,如果在外幣合同中發生外幣的匯兌損益現象,外貿企業自身,可以依據自身的外貿業務的類型,將其劃分成以下的幾種類型:第一種情況,當外貿公司在進行外幣交易時,如果外貿公司需要進行債務償還,在這個過程中所發生的外幣匯兌損益,我們可以將其稱作,外幣交易匯兌損益。第二種情況,外貿企業在進行會計登賬時,如果使用外幣,則外幣與國家規定所用的本幣之間會產生匯率兌換差值,即我們經常所說的外幣與本幣之間的匯兌損益,我們可以將這類外幣與本幣的匯兌損益稱為外幣兌換損益。第三種情況,在當前的貨幣匯率制度之下,外貿企業在進行會計的登賬時,在每個月月末,需要將全部的公司外幣債務以及外幣合同當中外幣賬戶,按照國家所規定的國際匯率進行轉換,并且依據公司的內部情況適時的進行匯兌損益的調整,我們可以把這一類統稱為外幣的調整匯兌損益。第四種情況,在企業進行年終結算時,外貿公司的會計部門會進行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同時還會對于其中不合理的財務報表進行再次核算,重新進行編寫,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外貿公司當中的外幣轉換為國家統一規定的本幣進行登賬核算,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由于各日期的匯率不同,匯兌外幣產生一定的匯兌損益,我們可以將其稱為外幣兌換損益。
二、給出的建議
目前,在我國,根據當前所制定的企業會計制度的內容,對于外幣的匯兌損益也作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外幣合同的匯兌損益處理時,必須要嚴格的依據外幣合同簽訂的時間以及合同的類型進行劃分,根據兩者的不同進行分項計算,我們如果在之后的外幣合同當中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如果我們不進行改革,還是依據原先的方法進行籠統的計算,則會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外幣合同匯兌損益的真實情況產生干擾。目前,人民幣僅僅在我們國家內所流通,還不具備自由兌換流通的貨幣職能,因此,我們國家的貨幣在外貿企業當中是貿易業務核算的根本,所以,當國際上的外幣發生匯率變化時,外貿企業是沒有辦法進行把控的。
1.初步的確認階段。當外貿企業在進行外幣合同簽訂時,需要在簽訂合同之初進行國際貨幣的匯率確認,確定外幣合同自身的價格,對于后期所產生的外幣損益情況,需要建立專項的賬戶進行企業核算。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外幣損益的類型進行劃分,開設外幣合同兌換損益、折算損益等等進行核算。
2.會計進行月末的匯率調整以及進行月末的結算;在外貿企業當中,在每一個月的月末,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都需要把企業的外幣合同的余額進行結算,依據月末的匯率進行外幣余額結算的調整。
3.針對于外貿企業當中的外幣類型項目,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把企業的外幣合同金額按照當前的市場匯率進行外幣與本幣的折算,之后才可以進行正常的會計登賬。進行匯率折算之后的外幣合同金額與原先簽訂合同的本幣之間的差值,就是當前的匯兌損益,可以把它劃分成外幣調整匯兌損益這一類,之后再進行余額的結算。
4.在外貿公司當中,對于非貨幣類的項目,在進行匯率計算時,依然可以按照外幣合同簽訂日的匯率進行計算,對于財務的本幣記賬不產生影響。
三、結語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作為外貿類型的企業,在進行企業的利潤核算時,需要將正常的企業經營所獲得的盈利與外幣兌換的盈利進行區分。
參考文獻:
[1]胡浩.外幣建造合同業務及會計核算方法探析[J].財會學習,2016.
[2]張明秋.外幣合同的不同支付方式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總會計師,2016.
[3]曹自剛,何牧林.外幣建造合同業務及會計核算方法的思考[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