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華斌 欽國偉
馮飛常務副省長(左)和凌志峰廳長(右)為浙江省應急管理廳揭牌
“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提出的新要求。在改革發展這場“大考”中,應急管理事業如何立足新起點、找準新定位、順應新要求、開創新局面,浙江正奮力做好這道“必答題”。
2018年10月25日,浙江省應急管理廳(以下簡稱“省廳”)掛牌成立。截至今年1月,全省各市、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已全部組建到位。機構改革以來,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常務副省長馮飛、省委組織部長黃建發等領導多次調研指導應急管理工作,提振信心,指明方向;省廳帶頭帶領謀篇布局,凝心聚力,謀定快動;一系列改革發展的部署決策落實落地,蹄疾步穩,實干為先。全省應急管理系統以全速奔跑的姿態,主動適應新體制新要求,一手穩步推進機構改革,一手牢牢抓好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的防范防治、應急救援、減災救災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應急管理工作的良好開局。
省廳成立伊始,廳黨委書記、廳長凌志峰就將“拉高標桿、走在前列”作為事業征程“發令槍”,以“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高起點推進、高標準落實。省廳黨委從服務保障全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建設的高度審視和定位各項工作,緊緊圍繞中心,全力服務大局,堅持問題導向,從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水平認識和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省廳黨委提出,浙江的應急管理工作必須要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的地位相匹配,明確2019年應急管理工作必須走在全國應急系統、全省部門的前列,提出一系列體現工作擔當的指標要求,制定具有開創性的“應急十策”,帶領全省上下以領跑為標準,壓緊節奏狠抓落實,堅決做到不拖后腿。
以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為指引,重點推動職能界定,在機構改革中與35個省級有關部門反復協商磨合,厘清與各部門在防治方面的職責界線,徹底改變以往防范防治、應急救援、減災救災等工作“各管一段”“九龍治水”的工作格局。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主動對接氣象、公安、交通等部門,不斷完善應急響應、信息報送、值班值守等機制,指導督促各相關部門堅決落實好防治職責,有效應對各類災害。全面統籌各類應急救援力量,著力構建以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力量為突擊、專業救援隊伍為協同、社會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體系。積極整合省安委會、省消安委等六大議事協調機構職能,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實績導向,科學優化評價考核體系,將安全生產、消防與應急救援、防災減災、防汛防臺等工作內容統一納入年度考核,對各市從責任落實、風險防控等6個方面、80項工作內容進行考核。
凌志峰廳長(右二)帶隊深入寧波舟山港公司集裝箱碼頭開展“三服務”活動
浙江省消防救援隊伍授旗授銜暨集體宣誓大會
全省應急管理系統以政治建隊引領人合心合,堅定政治本色,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融入血脈、浸入靈魂,確保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堅決擁護改革、積極參與改革、主動投身改革,打造“除患必先、救援最前、應急為民”的應急鐵軍。省廳黨委特別強調敢擔當,廳領導率先垂范、帶頭帶領,切實發揮“頭雁效應”,嚴明紀律、從嚴管理,全面實行領導帶班、干部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每日點檢和信息首報機制,全省系統全面拉動,以扛旗爭先提振精神氣質,催化內部“化學反應”,隊伍精神面貌明顯改善。全省應急系統堅持轉作風、樹形象,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深化“三服務”活動,開展應急管理“組團式”服務,直插一線解難題、推服務、促發展。特別是急企業之所急,在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中率先制定出臺《推動支持民營企業安全發展八條措施》,力推搭建民營企業和國際領先企業交流平臺、線上風險預警與線下靶向執法相結合、避免“一刀切”等便民利民舉措落地,獲得企業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