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
2018年6月,58到家CEO陳小華在長沙見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雙方交流的30分鐘里,有一半時間都在討論上門服務行業如何解決就業的問題。
目前,全國至少有100萬普通勞動者依靠58到家平臺提供服務,并獲得數量可觀的報酬,而整個平臺的注冊勞動者數字還要再翻一倍。不過這與陳小華的目標比起來,不算什么,他說,他要解決1000萬人的就業。
1981年,陳小華出生于湖南一個小鄉村,他是老四,全家靠父親做工維持生計。等到孩子們大了陸續外出念書,家里明顯入不敷出。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初三那年暑假,家中出了變故,欠下不少外債,吃不起豬油,最后連茶油都吃光了,他和哥哥姐姐們不得不去地里為鄉鄰插秧賺錢,“湖南夏天的晚上9點,迎著月亮干活兒,蚊子特別多。”
在困境中奮斗的經歷,常常是生命中的財富。后來不管遇到多大的風浪,陳小華都走得很堅韌。“跟小時候的苦比起來,創業的壓力根本不算什么。”
從湘潭大學畢業后,揣著二哥給的5000元錢,他來到深圳創業,工作壓力很大,每天有17個小時都在公司,即使發不出工資也熱情不減。苦熬了半年進入臘月,陳小華實在挺不下去,他要到4000元工資,離開了。
隨后,他與人合伙創辦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為企業提供搜索引擎優化與營銷服務,逐漸在搜索引擎優化領域闖出了名頭,優酷、土豆、酷六等當時知名的視頻網站都邀請他解決技術難題。無奈創業不易,公司沒有大的盈利點,創始人每日都要為員工工資和公司的日常支出搏命,陳小華再次選擇離開,“如果創業不成功,就是老板在為員工打工”,他說,雖然要做到既往不戀很難,但長痛不如短痛。
2007年6月,他加入趕集網。當時,同類網站中,趕集網最多排第三,每日流量只有8萬。但搜索引擎優化專家的名號不是白叫的,在他的努力下,不到半年,網站流量已經達到40萬,遠超58同城。那時候,不論在哪個城市,只要上網搜索租房、搬家信息,第一個彈出來的都是趕集網。
到了年底,58同城CEO姚勁波坐不住了,他不止一次地對身邊人說,我要把陳小華挖過來,不惜一切代價。
據說,當年姚勁波挖人的策略是軟磨硬泡、無孔不入。他先四處放言要挖人,再親自打電話給陳小華要求面談.陳小華覺得這樣不好,干脆把他拉入黑名單。
姚勁波很執著,滿腦子想著怎么把他弄到手,他連續三次直接找上門去。初次見面,一句話打動了陳小華:“對不起別人沒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自己,你覺得跟誰干最有可能成?”話畢,他掏出兩萬元現金遞給陳小華作為定金和自己誠意的表示。事后回想這段往事,兩個人都覺得很有意思,陳小華甚至調侃自己:“為了兩萬元錢加入了58。”
其實,陳小華當時的處境很尷尬,他是第一個給分類信息網站做搜索引擎優化的人,趕集網的流量也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跳槽到58同城無疑是跟自己PK。私下里,他曾無數次問自己:“我能打敗自己嗎?”幸好,他能。半年后,58同城的流量從20萬突破100萬。到了2009年,58同城基本奠定了業內第一名的位置,流量已經能夠覆蓋7000萬人,并將鏈接插遍全中國。
加入58的最初幾年,在業務上風生水起的陳小華,在收入上卻和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沒什么區別,受金融危機影響,他曾經接連幾個月領不到工資。又有互聯網大佬來挖他,“小華你過來吧,我和58的投資方說了,給你們清盤。”與上一次不同,這次他當場拒絕。
2013年,陳小華畢業10年,58同城在紐交所敲鐘上市,他站在姚勁波身邊,回想過去的同時,也為下一個10年做好了打算。從美國歸來后,他遞交了辭呈,要獨立打造58同城到家平臺。
2014年9月,陳小華創立58到家并出任CEO,姚勁波給了他1億美元的啟動資金。
這是徹底的分離和真正的創業:所有58到家員工,不能持有58同城股份,陳小華和管理團隊擁有對58到家的絕對控制權,到2015年,58到家獲得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3億美金A輪投資,公司估值超10億美金。
與其他互聯網創業公司相比,58到家一路走得很從容。一開始,陳小華就和管理團隊避開了所有巨頭,在其他互聯網公司還在解決線上信息虛假的問題時,他已經在著手研究員工是否微笑,干活兒是快還是慢了。
團隊最初選了三個點:美甲、保潔、搬家,把線下服務與線上平臺相融合,融資來的3億美金全部投到三個點位上,強力出擊。半年后,僅保潔一項業績就超越了中國最大家政公司10年的交易量,完全不給競爭對手反攻的機會。
隨著58到家的業績攀升,京東到家、美團到家陸續上線,面對競爭,陳小華很自豪,“我們創造了一個到家行業”,他宣稱,要“把‘最好的10年奉獻給保潔阿姨、貨車司機、美甲小妹。”
三大品類做好后,他放開眼界,既融資又投資,除保潔、搬家和美甲自營外,其他品類向第三方開放。于是,上門經濟的所有領域,諸如按摩、維修、美容化妝、鮮花、打車等,幾乎都有陳小華的身影,“做垂直可以在短期內達到一個商業高度,平臺卻需要100倍的勇氣,但一旦建起來就沒有天花板。”
自媒體在提到58到家時,喜歡用三個字:接地氣,有人認為這是LOW(低端)的代名詞,陳小華覺得無所謂。“每天有1.5億個勞動者在這投簡歷,當你與大街上每一個司機、每一個搬家師傅、每一個阿姨在一起共事的時候,我覺得平臺為他們創造了更自由,更有尊嚴的生活,‘LOW可以說是接地氣,‘LOW也未必跟情懷不相關。”
到了2018年,公司已經實現盈利。“這門生意現在做到了60分,也許等它做到八九十分的時候,我們會把上市列入自己的規劃中。”陳小華說,上市敲鐘的場景,也在他腦海中閃現過無數次,“我們的目標是給1000萬勞動者發工資,未來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敲鐘的是鐘點工和搬家師傅,我們要改變一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