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在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曾出現連續貶值的情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的匯率走勢圖,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從2018年4月2日的6.2764開始上漲,到2018年8月16日即飆漲到6.8946,11月1日,更漲到6.9670,幾乎“破七”,也就是說半年多時間內,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10%還多。但就在市場彌漫著一片悲觀情緒的時候,有一個人突然站出來力挺人民幣,而且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人民幣必將取代美元,成為稱霸世界的通用貨幣”。
話說得夠分量,說話的人也很有分量,他就是著名投資大師、前量子基金合伙人吉姆·羅杰斯。
當今世界,有三位投資大師的名聲并駕齊驅,分別是巴菲特、索羅斯、羅杰斯。但這三個人的投資風格截然不同,巴菲特是典型的價值投資主義,專門在所有人都恐慌時大量買入最具發展潛力的公司股票,長期持有,因此一度成為世界首富;而索羅斯主要是運作其量子基金(對沖基金),其“成名作”多是通過做空獲利。比如1992年他豪賭英鎊貶值,最終擊垮英國央行,獲利超過10億英鎊;1997年做空泰銖,引發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泰國經濟倒退10年。
羅杰斯則更獨特一些,他早年畢業于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1970年和索羅斯合伙創建了量子基金,兩人配合默契,使得量子基金連續10年的年均收益率超過50%——這是一個至今無人打破的紀錄。但在最風光的時刻,羅杰斯退出了量子基金,帶著賺來的數千萬美元開始周游世界,做一個旅行投資家。
成為自由人后,他的投資風格轉變為“實地考察型投資”,也就是在某個國家居住、親身體驗一段時間后,再決定做多或者做空。比如1984年,他去奧地利生活,當時的奧地利股市已連續下跌了17年。他在當地深入調查,最終認定大底來臨,大量購買了奧地利企業的股票、債券,并開口唱多奧地利股市。第二年,奧地利股市起死回生,奧地利股市指數在暴漲中上升了145%,羅杰斯因此被稱之為“奧地利股市之父”。
1987年,羅杰斯又跑到日本生活,當時日本股市已連續數年上漲,羅杰斯實地研究了一段時間后,于1988點果斷做空日本股市。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在1989年經濟泡沫破裂,股市暴跌,走上了漫長的“失落的十年”。
另外,索羅斯和羅杰斯之間有一個極大的區別,索羅斯對外界說什么,從來沒人敢相信,最經典的一個段子是:某天有記者采訪索羅斯,索羅斯表示已大量買入歐元,認為歐元將大幅升值。但說完之后才一個多星期,歐元暴跌。記者又去問他,他說:“關我什么事,我已經賣了。”
而羅杰斯則不同,他一旦發表觀點,基本不會改變,且應驗率極高。因此,投資界曾對三位投資大師做過一個經典評價,叫做“盛世巴菲特,亂世索羅斯,從不失手羅杰斯”。
羅杰斯這次唱多人民幣匯率,也并非順口胡謅。實際上,他雖然總在周游世界,但十幾年前,就已經將家安在了新加坡。他15歲的小女兒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背誦大量的唐詩宋詞。他本人也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中國尋找投資機會,持有大量港股、B股股票(他沒買A股,曾表示A股太貴)。這次,公開唱多人民幣,認為美國的負債率太高,美元的強勢終歸會轉化成泡沫,而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加快,人民幣終將取代美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他的這次判斷會不會“失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