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超
摘 要:大唐清苑熱電公司工會,擁有河北區域類能源企業中科技類圖書最全面的職工書屋,通過和中國最大的電力專業類書籍出版社-國家電力出版社的戰略合作,目前已經達到了存書10000多冊,此外該公司利用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契機,擁有了職工自己的綜合性創新工作室。此文結合該公司工會近三年的職工創新創效建設,對針對如何打造科技優良環境,助推成果孵化落地,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創新創效;成果孵化落地;職工技能提升
大唐清苑熱電有限公司工會,在近三年的集團專業技術比賽中,先后走出了黎江、馮妍、張亞匯三名集團級別的技術能手,由本公司技術骨干牽頭完成了集團公司同等機組內的第一臺“高背壓雙轉子改造”,職工成功申請專利30余項。作為一個成立不久的新公司,如此豐碩的技術改造和成果轉化背后,是該公司工會針對公司現有情況,多方位打造科技優良環境,助推成果孵化落地。
1 硬件建設 搭建平臺
推進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在公司辦公場所緊張的情況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工會投入資金開辟專門活動場所。建立創新工作室管理制度,規范工作室日常工作及項目申報流程。圍繞企業重點、難點工作,引導和幫助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等活動。全年新創建公司級創新工作室3個。各創新工作室完成了“布萊登汽封改造”等技改項目10余項,完成專利授權10項,1名職工、1項操作法獲得集團公司創新工作室相關榮譽。
加快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制定生產技術技能專家聘用考核辦法,持續開展師帶徒、人人上講臺活動,馮妍獲集團公司“優秀技能選手”稱號。并在2019年繼續推進創新工作室建設,設立創新工作“學習日”,在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活動場所,建立專業書籍“圖書角”,組織職工定期學習,有效提升專業知識。由勞模和技術能手帶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領工作室成員圍繞企業的技術難題、技術項目進行集體攻關。
設立創新工作“活動日”,為職工搭建施展才華、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定期組織職工開展討論交流、技術論壇活動,邀請公司創新工作室帶頭人開展講座,分享工作經驗,多方位為工作成員提供展示機會。
設立創新工作“成果日”,利用職工創新工作室的輸出平臺,優化創新工作室項目選題、立項、攻關過程。開展創新工作室評比活動,暢通成果轉換、課題研究渠道,定期報送課題項目,真正發揮青年創新工作室實效。
2 轉化成果 不遺余力
一是加大設備治理力度。針對鍋爐提效等“卡脖子”問題成立專項攻關組,組織業內專家開展鍋爐提效分析,進行鍋爐燃燒優化調整試驗,制定落實提升鍋爐效率的措施,專題攻關進行磨煤機內部流場優化、鍋爐余熱梯級利用等技術改造,提高鍋爐效率,降低供電煤耗。深度開展熱網設備“冬病夏治”,制定熱網加熱器全面檢修、保養方案,開展兩臺機組熱網加熱器手拉手改造、加熱器在線防堵改造及熱網補水系統優化改造,增加隔離閥門完善熱網加熱器事故隔離措施,提高供熱可靠性。
二是持續深入開展“達設計值”活動。進行機組節能診斷,分系統、分設備制定優化措施,實施鍋爐連排回收、除氧器排汽回收、凝汽器抽汽管道加裝隔熱套等節能降耗“小改小造”活動。嚴格執行節能監督定期工作,實施“四耗”定額管理,加強非生產用能定額管理。
三是嚴格環保管理。嚴格執行公司環保管理相關制度,加強無組織排放管理,組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無條件執行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堅守環保紅線、底線。完善環保迎檢工作標準,規范環保迎檢流程,提高各級環保人員迎檢能力。制定環保問題庫管理標準,加強環保設備、設施治理和維護,確保環保設施可靠穩定運行。開展鍋爐燃燒優化調整試驗,探索更加經濟、可靠的環保設施投用措施,杜絕發生環保通報事件。落實廢水零排放技改項目,提高中水利用率,降低水耗。
四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展高背壓供熱和熱泵協調經濟運行研究,優化供熱供電負荷分配,爭取綜合效益最大化。
3 數據為王 指標說話
一是創新值際運行指標競賽活動。細化競賽指標項目、完善競賽活動制度。通過分階段、分重點開展“三比一賽”的模式,先后開展了“首季開門紅”、“迎峰度夏”、“大干七個月”、“沖刺全年任務目標”等階段性的搶電量競賽活動,激發了職工參與搶發電量、優化機組運行等工作的熱情,促進了公司搶發電量任務的完成。
二是開展多項職工專業技能競賽。積極摸索以勞動競賽為載體的技能競賽活動,配合公司全員培訓工作,開展了集控專業仿真機比賽、電氣一次競賽、技術創新等各類打基礎、練內功競賽,為職工搭建平臺,提升職工專業技能。在參加的各級技能大賽中,發電運行部馮妍、賀楠獲得“河北公司優秀技能選手”稱號,馮妍獲得“中國大唐優秀技能選手”稱號,并取得河北公司此類賽事中的最好成績。
4 成果孵化 榜樣力量
以依托“創新工作室”平臺,深化創新工作室的建設,推進職工技術創新、技術協作,打造清苑熱電創新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規范日常管理。合理利用好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活動場所,根據創新工作室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專業書籍“圖書角”,組織工作室成員定期學習,提升工作室成員專業知識。設立創新工作“學習日”,組織好勞模和技術能手帶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領工作室成員圍繞企業的技術難題、技術項目進行集體攻關。
二是進行交流互動。合理利用好職工創新工作室的交流平臺,為職工搭建施展才華、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設立創新工作“活動日”,定期組織成員開展討論交流、技術論壇活動,邀請系統內其他創新工作室帶頭人講座,多方位為工作成員提供學習機會,提升創新工作室水平。
三是突出創新創效。合理利用好職工創新工作室的輸出平臺,優化創新工作室項目選題、立項、攻關過程。設立創新工作“成果日”,開展創新工作室評比活動,暢通成果轉換、課題研究渠道,定期報送課題項目,真正發揮創新工作室實效。
2019年,國家將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提上日程,“三去一降一補”措施持續出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步入具體實施階段,企業經營發展形勢將更加嚴峻。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層次推進、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等利好消息也為我們加快企業的產業升級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必須科學研判發展形勢,清醒正視困難挑戰,問題面前不回避,壓力面前不躲閃,為企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定好調、布好局、鋪好路,我們將繼續為職工打造科技優良環境,助推成果孵化落地,全速進入創新創效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