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霞
摘 要: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具有整體性強、承載力高、剛度大、水穩定性好而且較經濟等特點。本文首先介紹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作用機理,進而針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簡要的論述,旨在促進公路工程的建設與發展。關鍵詞: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公路交通量的增長非常迅速,并且運輸重型車輛不斷增加,超載運輸的現象已比較普遍。重載交通會加快對路面的破壞,從而對路面基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見,重視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在當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路面結構工程質量,提高公路項目的經濟效益,需要進一步推廣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以獲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1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機理研究 水泥穩定碎石主要是以級配碎石作為骨料,采用一定數量的膠凝材料以及足夠的灰漿體積來進行填充骨料的施工,按照嵌擠原理來進行攤鋪,壓實度數接近于密實度,施工強度主要靠碎石間的嵌擠鎖結原理,同時還要有足夠的灰漿體積來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強度高,并且強度隨齡期而增加很快結成板體,因而具有較高的強度,抗滲度和抗凍性較好。水穩水泥用量一般為混合料3%~7%,7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可達1.5~4.5%MPA,較其他路基材料高。由于水穩中含有水泥等膠凝材料因而要求整個施工過程要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并且一次達到質量標準,否則不易修整。因而施工中要求加強施工組織設計和計劃管理,增加現場施工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施工進度,加大機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機械效率。 2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公路路面基層中的應用分析 2.1 選擇施工材料 1)碎石,為避免出現壓實不均等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碎石顆粒粒徑,最大碎石粒徑不超過31.5mm,且碎石壓碎值小于30%。2)水泥,在某公路工程項目中,施工中所使用的礦渣、普通硅酸鹽水泥等均滿足《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均為低號水泥、其初凝時間大于3h。3)水,某公路工程項目中對水未提出較高要求,只要是一般的清潔的飲用水即可。 2.2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進行施工過程中,在設計混合料配合比時,首先,設計人員應根據施工要求進行作業,確保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達到施工標準。在達到設計強度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減少水泥以及粉料和細集料的用量。其次,在設計含水量時應按照實際施工情況進行作業,在施工過程中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設計標準的情況下應控制在5%范圍內。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步驟后,在配制過程中必須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作業,另外,施工人員應針對配制好的混合料進行測試作業,保證其綜合性達到施工標準。 2.3 混合料拌和與運輸 拌合之前由專業操作人員調試設備參數,避免存在機械故障,影響正常的工程進度,同時篩分驗證混合料顆粒組成,若出現變動現象,必須重新調試參數,確保滿足規范要求。根據配合比例投放各項原材料,將用量誤差控制在條件允許范圍之內,實時檢測混合料含水量,可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左右,避免運輸和施工過程中水分蒸發過快。嚴格控制拌合時間,不宜小于1min,待各項原材料充分攪拌均勻之后才能進行運輸。將車輛內部清掃干凈,不得存在積水,裝料時應前后移動自卸車,平衡裝料,防止出現離析現象。在運輸過程中,為減少水分蒸發,應在運輸車輛上部加設覆蓋物,及時運送至施工現場。 2.4 攤鋪混合料 待混合料運送至施工現場之后,應按照規定標準進行質量驗收,確保各項指標滿足施工要求,且不得存在離析、團塊現象。通常情況下,采用2臺攤鋪機同時施工,二者保持一定運行間距,通常為8―10m左右,相鄰兩幅攤鋪面應有10―20cm左右的搭接范圍,避免出現留白現象。攤鋪機運行時,卸料車應在其前方空擋等候,根據攤鋪機實際運行速度,緩慢移動卸料。不宜在雨天進行混合料攤鋪施工,標定螺旋布料器轉速,確保與攤鋪機運行速度一致,在施工范圍內均勻撒布物料。為保證攤鋪施工質量,攤鋪機應勻速、緩慢運行,盡量減少停機待料現象,且不得緊急加速或調頭,降低工作面的平整程度。同時配備專門人員檢測混合料攤鋪的均勻性,若存在卡料、離析、虛鋪等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待攤鋪施工完成后,按照規定標準檢驗松鋪厚度、平整度等相關參數,要求平整度控制在8mm以內,對于過高部分,應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 2.5 碾壓施工 對公路路面工程進行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重視路面壓實施工步驟,確保施工質量達標。在施工時,要對路面壓實質量做好相關管理工作。在選取壓路機時,施工人員應根據實際施工需求選取相應的壓路機進行作業,首先,在初壓時,應運用25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作業,并反復對路面進行6遍初壓,完成初壓步驟后,在對路面進行復壓,在復壓時,應運用35t的壓路機進行作業,最后,在進行終壓步驟過程中,運用35t的壓路機對路面反復進行作業,施工人員在碾壓過程中,應對復壓以及終壓分別反復碾壓7次,完成以上步驟后,管理人員應及時對壓實效果做好檢驗工作,路面的壓實度與施工標準的差距不能大于2%。其次,對直線路段進行路面壓實時,應采取從路基的外側往路基的中心進行碾壓的方式進行作業,運用彎道內側往外側碾壓的方式對曲線路段進行壓實。另外,采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時,施工人員要掌握好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其輪寬應保持1/2重疊,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不允許在路面出現急剎車或者調頭行為,確保路面壓實質量達到施工標準。 2.6 接縫處理 水泥穩定混合料攤鋪時,連續作業不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h,則設橫縫,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開工的接頭斷面設置橫縫,每當通過橋涵、特別是明涵、明通,在其兩邊設置橫縫,在其兩邊設置橫縫,基層的橫縫與橋頭搭板尾端吻合。特別注意橋頭搭板前水泥穩定碎石的碾壓。橫縫與路面車道中心線垂直設置,其設置方法:施工結束處碾壓方式與正常段相同,壓路機碾壓至下承層上,碾壓結束待水穩具有一定強度后,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與路中心線垂直向下的斷面,第二天再進行攤鋪。開始攤鋪時,應先量取已鋪水穩碎石路面的厚度,乘以松鋪系數,求得新鋪路段接頭處的松鋪厚度,決定熨平板的高度。 2.7 養護施工 路面基層養護施工中,應進行基層覆蓋作業,一般選取的材料為土工布,灑水作業需在覆蓋2小時后進行,其養護周期為一星期,應確保基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通常需嚴格遵循路幅寬度對土工布用量進行準確計算,確保基層壓實度與施工規定相符后,材料進行覆蓋施工。一般選取霧噴形式進行撒水施工,不能進行高壓噴射,應避免沖刷與結合料流失情況的出現。如部分位置無法進行撒水濕潤,需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找補施工,并通過專人對土工布濕潤情況進行檢查,并對裂縫問題進行詳細記錄。該階段杜絕養生期車輛行駛,為此必須進行下封層施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效果是否良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施工單位必須重視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規范施工工藝,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有效施工,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地區差異,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級配,采取不同的配合比。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參考文獻[1]王洪根.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公路路面工程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7(36):44-45.[2]董剛.分析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水泥穩定碎石技術[J].民營科技,2017(08):55.[3]段影會.水泥穩定碎石技術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6(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