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朝是我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等最為繁盛的朝代,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巔峰時代。這個時期的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做出來突出的成績;同時和南洋、南亞、西亞等地區總計58個國家通商,海外貿易發達。其中宋越兩國關系是當時宋朝最重要的對外關系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與越南外交史上的重要階段。宋代的中越貿易及其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中越雙方的經濟文化發展,也為當今中越兩國在經濟、文化方面的合作與共贏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經驗。
關鍵詞:宋朝經濟;中越貿易;文化交流
宋代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曾對宋代的重要地位這樣評價道:“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钡敃r的兩宋政權時常受到遼、西夏、金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和侵擾,雙方戰爭議和不斷,宋朝不得已向其納貢稱臣,為緩和軍事上的壓力,則對東南亞諸國則采取了友好睦鄰的外交政策以及“厚往薄來”的招徠政策,也有利于雙方的社會發展。在此背景下,宋越雙方進行了朝貢貿易、市舶貿易以及邊境貿易等多種形式的貿易往來,同時文化交流也廣泛而深入的滲透在貿易往來中,為雙方的經濟文化在以后朝代的不斷發展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
1 中越關系
由于兩宋政權時常與遼、西夏和金等發生戰爭沖突,宋朝內部對邊患問題已經是疲于應付,其外交思想中則著重于“以和為貴”,并且外交的重點是在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周旋,對于東南方向的各個鄰國則是采取友好的外交政策,盡量避免發生戰爭沖突。與遼、西夏、金的關系中宋朝處于劣勢地位不同的是,與東南亞各鄰國的友好交往中宋朝是一個宗主國,這些東南亞的鄰國作為藩屬國時常向宋朝納貢,也接受著宋朝皇帝的冊封。其中,東南亞國家交趾(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真臘(今柬埔寨)等來華朝貢的次數僅次于東亞的高麗(今朝鮮)。
越南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兩國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兩宋時期的越南在地理位置上包括兩個部分:北部的交趾和南部的占城。交趾位于中南半島的東側,北部與我國的廣西、云南等地相連接;占城位于中南半島,越南中南部。越南作為宋朝的藩屬國與宋朝之間的友好往來頻繁發生,雖期間發生過兩次較大的戰爭,但兩國友好的來往局面仍占主導地位。宋越雙方通過各種方式途徑進行交流,大大的促進了雙方貿易往來及其文化的共同發展。
2 中越貿易往來及文化交流
兩宋時期中越貿易作為對外經濟聯系中的重要方式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雖然其間雙方經過了幾次短暫性的戰爭,但中越雙方經濟文化往來的主流方向影響不大。宋代的中越貿易,按照貿易途徑來說,可以分為邊境貿易、朝貢貿易和市舶貿易等,不僅形式和途徑多樣,而且場面熱烈。其中既有陸路邊境貿易,又有水路邊境貿易;既有合法的,又有非法的。中越兩國的邊民都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利益。本文將根絕貿易雙方主體和貿易的性質,將宋越貿易往來分為:朝貢貿易、邊境貿易和市舶貿易。
2.1 貿易方式
1)朝貢貿易。所謂朝貢,其解釋是:“朝貢,就是君主時代藩屬國或外國的使臣朝見宗主國和出使國君主,并敬獻禮物。” 兩宋時期,因邊患問題宋朝不得不向少數民族政權稱臣納貢。在此背景之下,宋朝統治者采取“欲理外,先理內,內既理則外自安”的外交方針,對交趾“當謹守而已,不必勞費兵力,貪無用之土”。據記載,在兩宋320年間,交趾朝貢45次。占城朝貢56次,是除了高麗之外,東南亞各國來華朝貢次數較多的國家之一。盡管南宋時期偏安一隅,但交趾、占城并沒有因為宋朝勢力削弱而停止對其朝貢,可見兩宋時期中越貿易往來十分繁盛。首先對于作為宗主國的宋朝,其政治意義遠遠大于經濟意義,中越雙方的貿易往來確立了宋越的宗藩關系,不僅有利于鞏固其大國地位,穩定南部邊境,更是減輕了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所帶來的政治軍事壓力。同時這種不計利益的朝貢貿易也給宋朝帶來了嚴重的財政負擔,導致兩宋后期出現限制朝貢貿易的規模。雖然交趾、占城的貢物多種多樣,但這些極大程度的助長了宋朝沉迷奢侈享樂的社會風氣。實際上,中越朝貢貿易中獲利最大的是作為藩屬國的越南,而宋朝僅僅是在政治中得到了緩和邊境軍事壓力的優勢而已。
2)邊境貿易。除了官方間的朝貢貿易外,宋越在兩國邊境地區也出現了非官方的、民間的貿易往來,其往來程度并不亞于官方的朝貢貿易。主要是在廣西地區,因為廣西地理環境優越,而且欽州、廉州等又與交趾、占城相互接壤,水路交通十分便捷,更加有利于雙方邊境貿易的開展。廣西地區也成為雙方邊境貿易往來極為重要的地區,促進和推動了廣西的社會經濟。特別是在熙寧戰爭后,宋越雙方關系緩和,邊境貿易進入了正常軌道,宋朝不再阻止邊境貿易,而是任其自由發展。導致后來邊境大小官員利用手中職權參與到獲利豐厚的邊境貿易之中。
宋越邊境貿易場面繁榮,貿易內容也多種多樣,其中有正當合法貿易,也存在著非法的人口買賣。這種非法的奴隸貿易雖然給越南帶去了廉價的勞動力,卻對中越邊境地區的百姓帶去了深深的傷害。
3)市舶貿易。市舶貿易,是以市舶司作為管理機構而進行商業貿易的一種貿易形式。其中包括市舶司直接參與的政府間貿易往來,也包括了民間自發的私人海外貿易。兩宋中越雙方的市舶貿易主要是在宋朝和占城之間進行的,而路線占城多是由“廣東路入貢京師”。由于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廣州在宋代海外貿易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宋朝最早設立的市舶司地區便是廣州,這也使得廣州成為宋朝海外貿易最為繁榮的城市,是各國商品貨物的集散地。
2.2 宋越貿易中的文化交流
兩宋時期中越交流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朝貢、邊境及市舶貿易只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雖然這三種貿易方式都為宋越雙方帶來了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但是其中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特別是對雙方的百姓都有一定的損害。隨著雙方貿易往來不斷的發展繁榮,兩國的文化也產生了碰撞和交流,并在貿易往來中不斷的深化和擴展。宋代中越的文化交流內容是廣泛的,既包括物質方面,又有思想方面,甚至還有兩國政治制度方面的交流學習。
3 宋越貿易往來的現實意義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其中專家們對于“中國夢”的理解之一是:“中國夢”與世界和平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參與全球治理的夢想,是推動建設公正、民主、和諧的世界秩序的夢想。也是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不同價值觀相互交融和包容的夢想,是中國人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夢想。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國,對外貿易往來是每個朝代都會采取的外交政策,這不但可以促進本國政治、經濟發展,而且還會帶動國內外文化領域的交流,豐富發展世界文明的多樣性。
中國與越南雙方貿易往來歷史悠久,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雙方關系正?;院?,隨著兩國高層頻繁互訪,雙方的傳統友好、平等、互利關系在各個領域得到發展,加上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制訂了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雙方貿易呈增長趨勢,對兩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宋代的中越貿易往來這一個小方面就可以看出對外交流的重要性,這對于中國二十一世紀的發展,可以說是很好的借鑒,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
參考文獻
[1]劉玉珺.宋代中越文學交流述論[J].學術論壇,2013(05).
[2]黃純艷.宋代朝貢貿易中的回賜問題[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
[3]吳小鳳.試論宋代廣西社會經濟的發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4).
[5]葉艷君.中越貿易的發展對越南經濟的影響與進一步發展的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蔣雪玲(1995-),女,漢,重慶合川人,在讀研究生,重慶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