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科幻電影長期以來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而2019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作為一匹黑馬在上映第八天票房就突破25億,我們可以看到國產影片的想象力與技術含量飆升,我們感嘆終于有中國風格的科幻電影系列。那《流浪地球》到底火在哪里?本文將從與時俱進、與市俱進;消費升級引發的需求;中國式情感、普世價值觀三個方面闡述《流浪地球》火爆的原因。
關鍵詞:流浪地球;科幻元年;中國情感
2019年伊始,要問什么最火,無非是賀歲檔電影之一的《流浪地球》,它可謂是賺足了話題流量。作為國產科幻電影的開端,從一開始不被觀眾看好到贏得口碑、票房雙贏,帶給觀眾超燃、超震撼、超感人的觀影感受,被譽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并被給予“里程碑”的高度贊揚,由此,一股超燃的“中國科幻”風在全國刮起!甚至外媒對此也給出好評,《紐約時報》稱:“《流浪地球》標志著中國電影新時代的到來?!?產品魅力提升,宇宙的身影中出現中國,有追上好萊塢尾巴的趨勢。
那《流浪地球》到底火在哪里? 與時俱進是吸引觀眾眼球的一把利器,影片中的環境問題可以引發觀眾共鳴,其中蘊藏的中國房市發展問題也是近兩年的熱點問題;我國科技與航天領域的重大進步提升了影片的品質進而逐步滿足文化消費升級下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文化內核、情感表達、價值觀的呈現讓國人一次又一次感動落淚,同時,也讓國外的人產生共鳴。這三點正是《流浪地球》比較突出的火爆的原因。
1 契合時代主題,反應房市現狀
《流浪地球》大致講述了在太陽毀滅之際,人類為了生存,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利用千萬個發動機帶離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影片中,相比地下城,地上早已是冰天雪地,人類無法正常生活。相應的,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消融、天氣極端異常、地震海嘯等災難在世界的各角落輪番上演,這些災難也正是發生概率小、影響大的“灰犀牛”事件,如果人類還不警醒,政府不予以高度重視,不采取行動,那么影片中世界末日般的景象或終有一天變成現實。這不僅是中國關心的問題,更是全世界全人類關注的共同話題,所以更有利于中國電影走向海外。
當然,除了在環境惡劣的大背景下,在中國,房價問題一直是近幾年來居高不下的熱點問題,這影響力人們的幸福感。電影中一句臺詞“北京的房子那么貴,我們要跑就得帶著家跑”令人印象深刻,或許有人說連自己命都顧不上,還管房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中國的房價很高,甚至大多數人都是貸款買房,連首付都要東拼西湊,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一套房基本是部分人的所有財產。而電影中的一些細節則展示了國家近幾年為了控制房價實施的政策措施以及愿景,比如影片中有一大部分都在講述拯救杭州的事情,而杭州正是中央為了緩解一線城市的房價壓力而重點培養的城市之一。這更加說明了中國房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 滿足文化消費升級下市場對電影業發展的需求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不僅體現在食品、服裝、交通、醫療等生產生活方面,還體現在文化方面。文化消費逐步從追求單純娛樂消遣轉向追求知識與創新,在此形勢下,電影要想立足市場,唯有迎合觀眾口味,滿足觀眾需求,提高影片品質。但長期以來,國產電影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影片類型不夠多元化。與很早之前就贏得全球口碑的好萊塢電影相比,我國電影類型較為單一,尤其體現在災難科幻片方面,畢竟科幻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而《流浪地球》的出現,便證實了中國有足夠的實力追上好萊塢的尾巴,說明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有了進步與發展,科技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作為消費者,也有足夠的信心相信并期待國產電影帶來的驚喜以及再次突破。中國科幻電影的首次出現沒有讓中國人們失望,確實在逐步滿足文化消費不斷升級帶來的需求,這也會進一步刺激消費升級,在此良性循環下,相信國民素質會提高,電影產業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3 貫穿中國式情感,普世價值走向國際
《流浪地球》無時不刻在體現中國式情感。地下城的舞獅子、福字體現了國人在災難面前對傳統的延續。北京2008奧運會、上海東方明珠等地標性建筑、北京交通委的提醒、中國人用來娛樂消遣的麻將等中國元素,引發觀眾情感?;鸨榇蠼中∠锏摹氨本┑谌齾^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各行各業都在改編,風趣中潛藏著道理。中國家庭間脆弱的情感關系也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表面的愛或許是傷害,正如父親為航天獻身而拋棄親人;表面的恨或許是期冀,正如兒子在父親犧牲前表達的只想要陪伴,這樣的父子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觀眾共鳴,而這種情感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對家的理解。在地球面臨災難時,并未想著自己離開,而是齊心協力推走地球,尋找新家園,體現了國人對家的不拋棄不放棄的情懷,對一片熱土的深厚情感,同時更是人類的自我拯救,自我超越,更深刻的是,這貫徹落實了習大大在十九大上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流浪地球》并不是吳京扮演的中國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面臨災難齊心協力不畏犧牲最終拯救地球的故事。尤其是影片最后,在韓朵朵對“希望”進行闡述之后,各國救援隊掉頭返回一起完成任務的畫面令人淚目,這更進一步體現了人性、人情是全球化的價值觀。還有不畏犧牲、關愛生命、的普世理念更是吸引了國際觀眾,引發國際觀眾的共鳴。
總之,《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科幻作品,火遍大街小巷,火遍國內國外。雖然我們聽到了一些否定聲,比如敘事層面、情節設置以及人物刻畫不那么盡如人意,還比不上好萊塢電影等等。但對于中國來說,絢麗宏大的特效、人物的故事情節以及賦予的精神內涵已讓不少人拍手稱贊,甚至有些臺詞已被各行各業改編流傳。而這些,已經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重大突破,也是邁向國際電影的一大步。我們從《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中可以自信地說,中國電影可以的,中國制造沒問題。我們相信,新的一年,中國電影會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郭笑瑩.美國電影全球化傳播的四大策略[J].傳媒,2017.10(上):57-58.
[2]李鑫.探討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中的國家形象[J].新聞研究導刊,2017.02:159.
[3]劉藩,周婷.中國電影輸出海外的困境——中國電影對外貿易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0:51-57.
作者簡介
田宇(1997-),女,漢族,河北張家口市人,本科生,河北師范大學商學院金融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