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軟實力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古往今來,一個大國的發展進程,往往既是經濟總量、軍事力量等硬實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價值觀、思想觀念等軟實力提高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因此,意義尤為重大而深遠。
關鍵詞: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故事
1 中國全方位崛起的實質是文化軟實力的崛起
中國的崛起,是全方位的崛起,可以說是我們整個民族全面復興、全面崛起,不僅要在經濟實力上實現經濟大國的目標,而且要在政治、社會、生態方面,特別是要在文化上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具體來說,中國的崛起,不只是經濟總量、外貿總量、外匯儲備總量、國民生產總值、高速公路總里程等,而是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及其背后的指導思想。這個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恰恰相反,它還衍生出不少問題,我們自己在國內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別國老百姓抱怨不比我們少,就說明這個問題,但是與西方主導的發展模式相比,中國模式的效果要好得多。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崛起實際上也是中國軟實力的崛起,是一個超大規模的文明古國的崛起,因為她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太豐富了。西方的軟實力迄今為止并沒有能夠解決當今世界的一系列嚴峻問題,如極端貧困、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恐怖主義威脅等。中國模式的相對成功,不僅使中國自己發展起來了,而且帶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同時也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話語權,展現了中國增長中的軟實力,這一切對發展中國家會有啟迪,對重新思考如何共同對付人類面臨的諸多挑戰也會有所幫助。
2 中國文化軟實力面臨的困境
中國的硬實力上來了,軟實力在國外影響還不是很大,中國軟實力不能僅僅是太極拳、中華美食、書法、孔子學院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國話語、政治價值觀、治理模式等等,而且這種軟實力,不僅對于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且對于解決世界的問題都要有一定的影響力。過去埋頭發展經濟,悶聲發大財,因此忽視了軟實力的提高,以至于國際話語體系被西方話語權體系所主導。中國已經解決了“挨打”的問題,現在要解決“挨罵”的問題,這種罵一方面是來自于西方,中國迅速崛起雖然引人關注,但中國崛起背后的理念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不少人甚至認為中國雖然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國并沒有產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認為中國還處在過渡階段,最終還是要全盤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但現在,西方對中國的“罵”,實際上,背后透露出的更多的是對中國軟實力崛起的擔心和疑慮,隨著中國的軟、硬實力的崛起,中國話語有可能成為終結西方話語霸權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是來自于我們國內,我們有一些知識界、媒體界的人還不自信,跟著西方話語后面天天罵自己的國家,罵自己的制度,表現得十分幼稚,總覺得有個無比美好的彼岸世界,也就是西方,特別指美國。當然這個群體和他們的影響力都在日益縮小,這是大勢所趨。但是,國際輿論格局長期以來是西強我弱,西方主要媒體左右著世界輿論,我們往往有理說不出、或者說了傳不開,“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論調不絕于耳,當代中國價值觀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存在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因此,一個國家的話語非常重要,話語的核心是理念。
3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舉措
1)加大優質文化產品的輸出。2013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1]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靠什么來實現,習總書記給出了答案,要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講好中國故事。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美國文化產業產值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占到了三分之一,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中所占份額達43%左右。據相關數據統計,美國廣播和收費電視的收入,占世界同類文化產業收入約56%,其電影票房的收入占世界電影業的收入大約55%。美國文化產業的收入,早已超過了它發達的軍火工業收入。如此強大的文化產業,必然為傳播美國的思想文化提供強大的載體和平臺,使美國硬實力和軟實力雙雙獲益。再如日本,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動漫制作和輸出國。如今,日本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動漫王國”,2010年就已經超過鋼鐵成為日本的第二大產業,日本漫畫家的地位和收入也為普通民眾所羨慕。因此,今天我們提出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其意義在于文化軟實力可以將我們大量優質的文化產品輸往國外,實現出口創匯的同時,也在極大程度上傳播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傳播中國夢。
2)努力提高國家話語權。中國已經崛起到今天這個地步,我認為我們什么問題都不能回避了,我們要能夠回答所有對我們的質疑,把中國自己的事情,用中國自己的話語說清楚。今天中國崛起這個新時代,我們要解決挨罵的問題。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已經把講好中國故事看作一個戰略任務來做,關鍵的關鍵還是軟實力的背后,你真的是要有實力,不能只是你有錢到國外哪里去辦個電視臺或者辦個網站,而是你的話語的穿透力,你的話語能不能被人家理解,被人家接受。比如,西方老是用民主還是專制來定性世界所有的政治體制,其實不然。世界上的政治體制,分為兩類,只有良政和劣政,良政可以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可以是非西方的民主制度,那么這就是一種比較強勢的話語,現在接受的人開始多起來了,關鍵是你軟實力跟硬實力,它是一種實力,過去人家不想聽中國說什么,現在人家很想聽,你到任何地方,你要舉辦一個中國的講座,趨之若鶩。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已經形成自己的話語,這是十分重要,這是凝聚全黨全國人民共識的定海神針,但是光有官方話語是不夠的,一方面是西方話語在今天這個世界上仍然比較強勢。第二,社會已經日益開放,新媒體已經到了如此開放的程度,光靠官方話語解決不了挨罵的問題。因此,我們主張要發展、大力推動學術的、民間的、國際化的中國話語,某種意義上也是彌補我們現在話語建設中的一些短板。
3)提高講好故事的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通過講故事,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傳播好,讓我們的價值理念、中國精神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可,這才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題中應有之義。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特別是新聞媒體,要確保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不能變,黨管媒體不能變,黨管干部不能變,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變,在對外宣傳方面,習總書記要求,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017:195.
作者簡介
宋艷(1985-),女,遼寧省鐵嶺市人,碩士研究生,中共鐵嶺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