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朱素亭

前不久,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在深化拓展“三服務三提升”工作中,堅持“黨建驅動,黨旗引領”,以實施項目黨建“6+1”為載體和抓手,推動黨建工作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
醫院黨委從加強領導高位統籌、整合資源,到常態化開展標準化支部建設,定期督導調度;從抓牢基層基礎,選優配強黨支部委員,建設運用好黨建工作室,到推進新時代E支部,創建精神文明號,打造教育部樣板黨支部,成為長春市文明單位、教育部“三全育人”示范單位。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從走進社區健康服務,黨內關愛行動,到加減乘除法健康扶貧,助推醫聯體、分級診療資源下沉;從聯學聯建,主題黨日,支部發展與黨員發展共促進,到“學在中醫附院”教風、學風建設,杏林青馬行動計劃;從狠抓作風整頓,扎實推進巡查整改、機關效能提升,到突出政治引領,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在附院。
據了解,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積極推進黨建責任,從自上而下的壓力傳導向主責主業的自覺擔當轉變,推動工作方式從條塊分割、各自為戰,向黨委統籌、聚焦特色重點轉變,推進工作項目從中規中矩、機械執行向精準選題、實績實效轉變。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建工作呈現出老典型內涵發展、新典型次第涌現的可喜勢頭。
三化工作,即黨建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目標化。其中,項目化是黨建工作的引領,責任化是實施黨建項目的前提,目標化是推動履行黨建責任的手段。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實施黨建工作項目化中,制定實施了項目黨建與現場思想政治工作“三服務三提升”行動計劃,即項目黨建與現場思想政治工作“6+1”:精準健康扶貧項目、學業就業幫扶項目、醫療服務項目、黨內關愛項目、聯學聯建項目、機關工作效能提升項目、“學在中醫附院”教風學風計劃。
在服務內涵發展方面,實施了學業就業幫扶項目、黨內關愛項目、聯學聯建項目、機關工作效能提升項目、“學在中醫附院”教風、學風計劃;在服務群眾健康方面,實施了精準健康扶貧項目;在服務產業升級方面,實施了醫療服務項目。
醫院黨委規定,黨建項目中,精準健康扶貧項目和醫療服務項目是各黨總支、黨支部規定動作,全年分別至少開展1次。各黨支部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學業就業幫扶項目、黨內關愛項目、聯學聯建項目、機關工作效能提升項目、“學在中醫附院”教學、學風建設計劃中至少選擇1項,作為自選項目。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實施的黨建項目責任化中,細化責任,強化落實。該院從黨委責任出發,成立了“三服務三提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優秀年輕干部培訓方案》,有計劃性加強黨務干部培訓;把“三服務三提升”推進情況作為年終述職、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評價權力交給基層、交給黨員、交給群眾,保證黨員群眾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評價的權重持續加強;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基層黨組織工作業績以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評優的重要依據;加大評優表彰力度,定期表彰在“三服務三提升”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
從支部責任出發,要求醫院各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均建立黨建工作“三服務三提升”工程推進表,強化督查督導,階段性總結工程進展,有效保證各項任務完成;規定各支部團結協作,創建標準化黨員活動室和標準化黨支部,建設“五有”型黨支部,并實施“新時代E支部”積分制管理。支部深入紅旗街道天寶社區、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區創建長春市健康示范社區。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實施了黨建責任目標化中,強化目標管理。醫院在實施精準健康扶貧項目中,推出“加減乘除”組合拳:一加法,是進一步拓寬農民的收入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要將中藥材種植回收工作落實到實處;二減法,是緩解老百姓讀書致貧、因病致貧的壓力,要對考上大學的學生每年給予3000元的助學資助,直至畢業。要實施定期義診、健康管理,對需要住院的村民,減免相應的費用,給予政策上的優惠;三乘法,是形成扶貧的合力,協作幫扶,讓企業有社會責任感,同企業共同把幫扶工作做好;四除法,是將智力幫扶、技術幫扶、健康幫扶作為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的一項工作落到實處。依托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充分凸顯政治責任感,通過精準健康扶貧,送醫、送藥、送溫暖。去年共開展義診活動10次,累計派出義診專家42人,義診患者213人次。協調落實雜糧、笨雞等農產品采購項目、村部文化長廊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改造、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建設、雜糧加工廠廠房建設、養殖合作社羊舍建設等,幫扶累計金額140余萬元。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實施醫療服務項目中,開展了“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大型義診活動、“心系帕友,律動生活”大型義診活動、“世界睡眠日”大型義診及健康宣教活動、風濕科療區成立10周年義診活動、“關注腎病,關愛女性健康”大型義診活動,為職工子女免費開展健康管理項目。
全年共開展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義診56次,開展健康講座67場,發放科普宣傳單5萬余份,贈送院內制劑藥品價值6.52萬元,診治患者3200人次。全年持續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工作,以全院800余名臨床醫師為基礎,建立了家庭醫生隊伍,選拔優秀醫生作為指導專家加入社區家庭醫生團隊。
醫院開發上線了手機APP軟件,設置了“家庭醫生”模塊。社區居民安裝在線簽約后,即可為社區居民提供在線咨詢、健康指導、上門服務、患者隨訪、建立檔案、預約掛號、在線繳費、送藥到家等全方位的醫療服務。醫院還組建了家庭醫生會診專家團隊,在線會診解決各類疑難問題。建立“雙向轉診”機制,堅持“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
醫院優先接收社區轉診急危重癥患者和疑難疾病患者,院內開通“基層轉診患者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全程陪診,實行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辦理入院手續等服務。
醫院先后與長春市朝陽區、汽開區16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醫聯體協作關系,合作開展家庭醫生服務和雙向轉診服務。教工黨支部全部開展了醫療服務項目,黨員參與率達98%。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省市名中醫、統戰人士也紛紛響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社會反響良好。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實施學業就業幫扶項目中,開展學業就業幫扶項目講座,舉辦了“項目黨建‘6+1’支部聯合立項學業就業幫扶,心系疾病串講”等活動,幫扶提升學生學業能力,引導和促進學生創業就業,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在實施黨內關愛項目中,建立黨內關愛基金,倡議黨員每季度繳黨費時自愿向基金會捐款,用于對因病、因災、因病致貧的黨員實施臨時救助。在“七一”、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對困難黨員進行集中走訪慰問。在實施聯學聯建項目中,通過支部“聯學聯建”,加強理論學習共建,開展黨建工作交流研討,加強臨床一線與藥學部、輔助科室、機關科室的溝通聯系。
藥學黨支部黨員將藥學知識送到科室一線,指導臨床用藥。輔助檢查科室黨員宣傳技術到臨床,合力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各黨支部赴精準扶貧點長發村、同德社區、天寶社區等地開展聯合義診,提升了整體服務能力。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樹研討之風,樹擔當之風,樹創優之風,讓黨員在崗位上閃光,在學習中獲益,在關愛下成長。啟動了收費窗口優質服務明星、最美后勤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最美護士、紀念建院60周年活動優秀個人活動評選并進行表彰。機關黨支部啟動了黨員在行動暨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機關黨員通過佩戴黨徽亮身份,協助導醫參與醫院自助服務一體機輔助使用和咨詢工作。醫院機關通過各項活動實現“六個明顯”轉變,即工作作風明顯好轉,擔當意識明顯增強,執行力度明顯加大,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