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單單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學生學業以及整體素質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從以下幾點闡述心理教育的若干問題,以期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單單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學生學業以及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中小學校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筆者結合實際工作,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問題談談以下看法:
一、 學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現
(一) 厭學心理
現階段,有不少的中小學生由于外部大環境以及自身原因的共同作用,過于沉溺于網絡游戲,不愛學習,甚至是抵觸學習。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自身智力較差,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經常受到老師以及同學的冷嘲熱諷,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進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二) 攀比心理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提高,每個家庭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也隨之提高。富足的生活,滋長了社會上的攀比之風,這些也影響到了學校,不少學生也產生了攀比的心理。
(三) 暴力傾向
近幾年,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更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社會暴力、網絡暴力泛濫成災,這些都是中小學生產生暴力傾向的重要外因。校園暴力已經到了必須整治的階段了。
(四) 自卑心理
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家庭比較貧困,或者由于家庭離異,或者是由于學習成績比較差,亦或者自身的生理缺陷,從而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
(五)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主要產生于高年級的學生,主要表現為:在學校,不聽從學校以及教師的安排,討厭任課教師,不遵守校紀校規,故意與學校或教師對著干;在家里,不服從家長,頂撞家長,不聽勸說,我行我素,不考慮后果。
(六) 焦慮心理
由于學業的壓力,一些有著進取心的中小學生還容易產生焦慮心理。這是因為這部分學生認真好學,以取得好成績為自己的學習目的。一旦學習上遇到挫折,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就會過于苛責自己,使自己處于緊張、焦慮的情緒之中。
二、 學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一) 個人原因
學生個體的心理因素是影響學生心理、滋生心理不健康傾向的內在主因。中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上逐漸趨向成熟,另外在不斷融入社會生活當中,不斷接受外部不良現象的影響,產生了一些不健康或者是不良的心理傾向。
(二) 家庭原因
從大量的心理實驗證明:家庭環境對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十分巨大。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是學生養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形下,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和諧相處,那么孩子的性情就會比較開朗,心理也會比較健康;反之,如果家庭環境不和諧,父母等親人自身心理不健康,那么自然會影響到孩子。另外,家庭教育的方式是否科學恰當,也會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三) 學校原因
校園是孩子們學習的主要平臺,孩子們幾乎大量的時間都是在校園內度過的。所以,學校對孩子們的心理的影響也很大。學校的校規校紀、老師個人的素質、校內的人際交往等等這些都會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成長。
(四) 社會原因
社會因素對孩子們心理的發展有著長久性的影響。就目前而言,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以及不良思潮嚴重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成長,諸如:暴力、色情、炫富、毒品等等。社會因素可以說對孩子心理的毒害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了。
三、 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
(一) 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通過許許多多的案例得知: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往往性格怪異,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更容易走極端,甚至傷害他人。而心理健康的學生,則性格開朗樂觀,更合群,品德也更為高尚。
(二) 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
心理學家經過很多的心理實驗證實:心理健康的學生,學習上也更為積極認真,學習能力往往也比較強,學習水平也比較高。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學習上也不夠用心,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學習成績往往較差。
(三) 健康的心理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不健康的心理,容易誘發學生生理或心理的多種疾病,如抑郁、自閉等病癥,進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那些心理健康的學生,身體也會比較健康。所以,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 首先,學校應努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與教育水平。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教師來完成。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以及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校心理健康能夠順利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所以,中小學校應該通過開展心理健康培訓、閱讀心理健康教育書籍等形式切實增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 其次,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學科教學滲透進心理健康教育,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另外,還應該積極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以便更系統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重要作用,通過必要的手段,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
(三) 再次,學校要協調好家庭教育,共同努力。學校應該要求家長在家里要樹立一個和諧寬容的家庭教育環境,和自己的孩子多多談心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向;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應該簡單粗暴,應該多賞識多鼓勵;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合理訴求。
(四) 最后,學校應該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還給學生一片優良的教育環境。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學校心理健康的幾點淺陋的意見與看法。總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異常重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都應該加強配合多管齊下,以便更好地做好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簡介:
孫榮,一級教師,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