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具化到歷史科目之中,為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新方向。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時空觀念、歷史實證、歷史解釋能力,讓學生能夠養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而人物教學又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點,每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是歷史的影響者,也是高中歷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本文筆者將從歷史核心素養的視角下看待高中歷史人物教學,談一談如何在歷史人物教學中貫徹歷史核心素養,以更好地培養學生。
關鍵詞:歷史核心素養;高中歷史;人物教學
歷史人物教學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人物教學起著“以小見大”的作用,每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歷史或快活慢的進程,他們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更是歷史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
為了從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高中歷史人物,提高歷史人物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歷史教師就必須從歷史核心素養角度去開展高中歷史人物教學,從多角度包括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等多角度去豐富歷史人物教學活動,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提高高中歷史人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 轉變教學關注點,重制歷史人物教學目標
過去受應試教育影響以及高考的影響,教師在開展高中歷史人物教學時關注點在于知識的完全傳遞與學生的去吸收。教師甚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有關各種人物的歷史事實,對人物的理解、評價、分析都成了模板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完全被動地參與知識的學習,無法結合自身的思想去理解和消化知識,對歷史人物學習也成了一項機械化的活動。
而在歷史核心素養下,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關注點,將歷史人物教學的目標由完全性的知識導入轉換為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加以思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在人物教學多個構成中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與情感。而歷史教學中的辯證思維、歷史解釋、史料實證能力都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從這些角度去重制自己的教學活動,以確保歷史人物教學能夠在轉換教學關注點下滿足歷史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需要。
二、 明確核心素養內涵,結合歷史核心素養實施教學
教師必須明確歷史核心素養的含義,從歷史核心素養的角度去豐富自己的歷史任務教學活動。歷史核心素養包括五大方面,即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筆者從兩方面詳細敘述教師應如何結合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來實施歷史人物教學。
(一) 時空觀念
時空觀念是指學生在參與歷史學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歷史時空密切相關的概念和術語來進行歷史回答,并且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歷史時序、歷史圖表等獲取有效的信息。所以教師在進行人物教學時,可以利用人物的生平事跡歷史時序圖來讓學生掌握該歷史人物的行為活動,以全面認知歷史人物和理解歷史人物。
如在學習“毛澤東”這一偉大歷史人物時,它作為我國的開國主席,做出了許多的正確行為舉措,推動了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由于其歷史事件繁多,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其排成歷史時序圖加以學習和記憶,以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二) 史料實證
史料實證強調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將史料實證作為依據來了解歷史和學習歷史,它能夠豐富學生的歷史視野讓學生進一步客觀地認識歷史。所以教師在進行歷史人物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自我去搜集和選擇、運用有關的史料實證,以加深學生對于歷史人物的認知。
如在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導者“希特勒”這一人物時,為了強化學生對于法西斯邪惡本質的認知,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有希特勒的史料實證來加深對希特勒的認知,包括希特勒曾做出的“誅殺猶太人”“偏執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等。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更為深刻、正確地認識希特勒。
三、 轉變教學模式,課堂滲透歷史核心素養教學
教師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實施歷史人物教學時要注意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情感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變革自己單一的“主講師”教學模式,加強合作探究、情境創設等教學活動,讓歷史人物教學課堂能夠成為趣味的、多元的課堂,以讓學生對歷史人物的學習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諸多能力,提高歷史人物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四、 結束語
可以說,歷史核心素養為教師實施歷史人物教學提供了新方向。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人物教學的活動時,必須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樣才能夠確保歷史人物教學課堂能夠切合素質教育要求,滿足新課改需要,是高效的、科學的、充實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曾建樂.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人物教學的瓶頸與對策[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4).
[2]磊銘,朱立明,武麗莎.融入與充實:從核心素養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J].教育科學研究,2018(2).
[3]楊依.高中歷史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核心素養問題[J].文教資料,2018(28).
作者簡介:
呂杰,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