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后來,張三豐成了承前啟后的武功大宗師,但郭襄已經出家創立峨眉派了。
后來,令狐沖劍術天下無雙,成了恒山掌門,得到少林方證、武當沖虛的垂青,還有任盈盈連帶半個江湖在捧他,但和小師妹已經永不可能了。
后來,游坦之成了丐幫幫主,修習了《易筋經》,甚至為阿紫付出了眼睛,但阿紫寧可把眼睛還他也不要他。
后來,黃裳想能破盡天下武功,再出去找人報仇。等研究出一切武功的破法后,四十年過去了,敵人也死絕了。變得更好了,但時機過去了,除了寫本《九陰真經》,還有啥用?
如果你覺得這些是小說,那么寫這些的金庸先生自己,無論是身為媒體人還是作家的成就,后來都名動四海。但最后,變得如此卓越的他,追到夏夢女士了嗎?
世上好的戀愛對象,未必是合適的;合適的,不一定好。
你自覺的好,不合適的人眼中未必如此。你自覺的不好,合適的人眼中未必如此。
世上沒一個人是完美的,因此感情也無非是兩個不完美的人試圖彌合彼此,你的不好,在合適的人那里也許就是好。
萬物皆流,沒什么會在時空的原地等著你去變成所謂最好的自己。感情就是在適當的時間遇到適當的人,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等你變成所謂最好的自己時,人家也許撂下一句“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偏偏不喜歡”,那時候你怎么辦呢?

世上許多事,不是變得更好能解決的。實際上,在這個世上做成任何事,都是天時地利人和。
感情不是一塊金槍魚找另一塊金槍魚,而是金槍魚找合適的醋飯,是羊肉湯找合適的饃,是一杯葡萄酒找合適的奶酪,是一碗面找合適的肉臊子。
有一天你從一碗蕎麥面變成了一碗鱔絲面,但肉臊子卻不一定覺得你們適合了。
談戀愛尋求的是合適,而不是好。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合適的人。變好了,也未必合適。錯過了當時,就是錯過了。
人會想“我變得優秀再去追”,骨子里是因為自我保護與延遲心理,產生的認知失調。大多數時候,你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只因為確實在意,為了防備可能失敗的自尊心受挫,于是先自我隔絕自我貶損,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與動力,“啊我配不上,我變好一點再追”,以避免自尊心進一步受挫。
可是啊,一個人類個體,于萬千人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本就是大海撈針。非要變強才戀愛,類似于“等我復習完了,希望老師出一套從頭到尾我都恰好復習到的卷子”。
指望命運會特別寵愛你嗎?真的可能嗎?時機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個人的奮斗固然重要,但歷史進程也不能忽略嘛。
談戀愛也是如此。
所以,既然變好也未必有用,何必拖延呢?究竟是當下得一個斬釘截鐵的結果好,還是多年后磨磨嘰嘰“悔不該當初”好呢?
趙敏就懶得等,“我偏要勉強”。程靈素也懶得等了,干脆利落,直截了當。所以才成為金庸小說里最光彩照人的女主角。
實際上,最殘忍的真相往往是:等你自以為變得優秀了,再去追時,發現心儀的對象,已經和你當初愛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這個故事,是老于世故的安倍夜郎先生在《深夜食堂》漫畫版里反復陳述的。
萬物皆流,你會變,以為別人就不會變嗎?
歷史的進程這種事,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并不是什么事等一等,都會有結果的。那個時機過去了,就是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