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輝
(廣東省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廣東 珠海 519000)

羊駝在動物分類學上屬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世界上90%以上的羊駝都分布于南美地區,是南美特有的動物品種。南方地區特別是南方沿海地區引進羊駝常出現死亡現象,主要原因是未重視引進前期工作準備和引進后應激期管理,有些引進幾天就投入展示使用,加上引進地獸醫多數不了解這種動物,出現疫病時難于抉擇。
1.1 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因素 南方地區多從山西、甘肅、北京、內蒙古等地引進羊駝,引進數量較少,一般以2~6頭為多,故一般選擇空運和汽運聯運方式運輸,存在空運期間禁錮期,禁錮期通常是飛行時間加4h(上機前的手續辦理和提貨時間)左右,禁錮期內禁水禁料。極個別引種數量超過10頭/次的采用單純的汽車長途運輸,汽運主要是長途運輸引起的應激。
1.2 引進地氣候因素 羊駝在國內主要養殖地在北方,全年氣候干燥、冬天寒冷、干燥。南方地區濕度高,溫度變化大,暖冬和濕冷天氣交互出現,飼養羊駝最主要的應激因素是濕度和溫度,由于羊駝的被毛濃密,在潮濕天氣被毛容易黏濕而引發不適。
1.3 引進地飼草和地下水位 北方地區飼草含水量相對低,地下水位低,南方地區飼草含水量豐富,沿海地區地下水位高,草場潮濕,對被毛及肢蹄的影響大。
引進地場地應建離地式觀光羊駝舍和人工草場,觀光羊駝欄舍坐北朝南。欄舍漏糞地板使用木方條、離地平均1 m高。四周窗戶使用鋁合金,配中空玻璃,通風和采光良好。欄舍內配置空調用于溫濕度小環境氣候控制。人工草場有柵欄隔離,柵欄高度為1.1m,間距10cm,冬春季節全部種植黑麥草,其他季節種植另外的牧草,可以輪候放牧。
3.1 飲水 下車安頓進欄舍2 h后開始飲水,飲水采用自來水。水槽中每次添加5 g VC和10 g電解多維,每天清洗水槽3次、更換飲水。
3.2 飼喂 前兩天停止喂料,第3d開始喂料,主要飼喂干苜蓿草(外購),大羊駝飼喂量為1.5kg/只,每天增加0.25 kg/只,5 d后喂料量正常,添加至吃完為止。斷奶小羊駝飼喂干苜蓿草,補充料使用乳豬顆粒料(因南方沿海地區因羊的飼養量少,難于購買到斷奶羊羔料,故可以用乳豬顆粒料代替),干苜蓿草飼喂量0.75 kg/只,乳豬顆粒料50 g/只,每天酌情增加,5 d后投料量正常,添加至吃完為止。進入正常飼喂后,乳豬顆粒料增加到150 g/只·d便不再增加。全天飼喂3次,時間分別是早上7∶00,中午11∶00和晚上18:00。放牧后根據羊駝的采食量進行補充投喂。
3.3 被毛干燥及清潔 除開空調除濕外,還可采用河沙+爽身粉對被毛進行清潔干燥,同時使用電吹風和梳子整理被毛。
3.4 放牧 引進一個星期后進行放牧,放牧是在人工草場內進行,放牧場地和觀光欄舍互通,自由出入,每天放牧時間在9:30~17:00,下雨或大風天氣停止放牧。
3.5 驅蟲 引進21 d時進行口服腸蟲清驅蟲(每片含主要成份阿苯達唑0.2 g),幼羊駝口服量為1片,成年羊駝口服量為2片,間隔三天后使用1%多拉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驅蟲,用量按0.05mL/kg。
3.6 沙浴 在人工草地上鋪上50cm厚沙地,面積為15m2,供羊駝放牧時自由使用。
3.7 欄舍衛生和消毒 不沖洗欄舍,采用干清糞方式打掃。到場7d后利用羊駝放牧期間對欄舍使用百毒殺進行消毒,以后每隔15d消毒一次。
3.8 應激 應激管理期間不對外展示羊駝,應激管理期結束后方可展示。
4.1 腹瀉 喂料調整、減少鮮料,停止放牧,減少精料投放,增加干苜蓿草投放量,同時飼料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5 g/d·只,濕冷天氣做好欄舍通風換氣,防止濕冷賊風入內。
4.2 感冒 羊駝患感冒應停止放牧,飲水中適量添加5g VC和10g多維電解,適當增加精料投喂量并在飼料中添加雙黃連提取物6g/d·只,3d后飼料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做好保暖和通風換氣工作,7d可痊愈。
4.3 胃酸過多 主要癥狀是嘴角有大量白色泡沫。可在飼料中添加小蘇打10 g/d和復合微生態制劑5 g/d,連續投放3 d,3 d后減半,5 d可痊愈。
4.4 腹脹 治療方案是停止放牧、減精料、口服食母生、按摩腹部。
設定應激管理期內不進行防疫注射,在應激管理期完成后進行。
南方沿海地區引進澳洲羊駝應考慮氣候適宜性問題,應從欄舍、飼料、應激期飼養管理方面進行充分準備。在疫病發生時要認真分析病因,對癥治療,從草食動物的具體情況出發,科學采用中藥和微生態制劑,結合飼養管理調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