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

2019 年1 月16 日,在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海爾展位展出的智能冰箱(逯陽/ 攝)
2019年3月14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10個展館、13萬平方米的空間內人頭攢動。
這里是2019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現場,也是中國智能家居和智慧家庭最前沿的展示場,各類代表最新人工智能和高科技成就的家電和消費電子產品匯集于此。
智慧安防、智慧空氣、智慧用水、智慧洗護……當“互聯網+”人工智能浪潮來襲,傳統家電產業迎來巨大變革,智能家電進入集中爆發期,我們的家庭生活會發生怎樣的改變?答案如今呼之欲出。
能夠用手機操控的空氣凈化器、空調、冰箱、抽油煙機、掃地機器人、報警器……越來越多的產品正在與“智能”掛鉤。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對媒體表示,“智能終端只是第一步,智能生態體系才是最終呈現形式。”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企業做的只是推進智能單品的研發和推廣,缺乏系統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是行業最大的痛點。
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劉挺看來,中國家電行業已步入健康良性發展的“快車道”,競爭模式已從拼價格、拼營銷轉變為拼技術、拼產品。
“智慧應該給用戶帶來產品的極致體驗。”海爾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李華剛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從最初消費者拿手機控制家用電器,到成套機器在無需人控制的情況下通過智能感應主動為客戶提供服務,再到能夠根據外部環境和用戶使用習慣不斷升級的智能家電解決方案,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就是對‘生態的最好解讀。”
在海爾打造的U+智慧生活平臺上,衣聯生態已吸引藍月亮、海瀾之家、水星家紡、萬事利、雅瑩等各類廠商參與,實現4800多家生態資源上平臺。食聯網生態圈連接七大類、上百家資源方,以馨廚冰箱為場景核心,整合了500W+生態資源。
此次展會上,主打生態牌的還有海信。
以“新鮮健康食材生態圈”“健康空氣生態圈”“智能洗護生態圈”三大生態圈為核心,海信全面覆蓋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電,以及窗簾、門鎖、廚電等智慧家居的便捷操控系統,從衣、食、住、行全方位場景化為用戶提供一整套方案和一攬子服務。
相關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系統將為家電企業帶來超過470億美元的收入。能否提供智能連接場景的解決方案,或成為未來家電行業勝敗的關鍵。
近年來,在世界各大家電展上,中國參展企業不僅數量越來越多,產品質量也不斷提升。
不少專家表示,中國家電產品在設計理念、最新技術的應用及產品質量等方面已經躋身國際先進水平,這也預示著中國智造在全球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譬如,2018年德國柏林電子消費展上,中國企業就為世界奉上了一場智能家居的饕餮盛宴:
TCL發布了與國際籃聯合作的世界杯定制款超清分辨率電視機新品;海爾發布了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新家電產品,并展示了智慧家庭四大物理空間和包括全屋空氣、安防、信息等在內的智慧生活全套解決方案,將智慧家庭場景體驗從國內搬到了國際舞臺;創維搭建了以智能電視為中心,智能手機和智能音響三端語音控制的整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事實上,中國家電企業對世界舞臺的追逐可回溯到2004年,自TCL率先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開始,中國企業紛紛“出海”,搶占國際市場。
以海爾為例,通過全球布局,如今已擁有海爾、卡薩帝、統帥、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Fisher & Paykel、日本AQUA、意大利CANDY等七大品牌,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群”。
海爾“智慧家庭X.0”版本進軍歐洲、落地亞洲,還推出了“北美版”智慧家庭;衣聯網社區洗等生態模式相繼在日本、美國等國家復制推廣,人單合一模式取得成功。
2009年12月,世界著名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歐洲透視(Euro monitor)的調研顯示,海爾品牌以5.1%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一,這是中國白色家電品牌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2018年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布全球智慧家電TOP10,海爾成為中國唯一代表。
也是在這次展會上,海爾智慧家庭被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教授吳恩達視為掌握了智能家居落地的三大要素,并收獲了由全球物聯網行業最大的標準組織OCF頒發的行業首張“國際通行證”——智慧家庭全球互聯互通證書。
業界認為,中國家電在全球家電領域競爭中開辟了全新賽道,也增強了中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推廣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此次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全空間保鮮冰箱系列采用首創的智能恒溫等技術;新風空調顛覆了空氣“內循環”模式,開啟“外循環”模式,實現了不開窗也能換新風。此外,風冷無霜立式冷柜、FPA直驅變頻油煙機、磁懸浮中央空調等顛覆性產品皆印證了海爾的原創科技實力。
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劉挺看來,中國家電行業已步入健康良性發展的“快車道”,競爭模式已從拼價格、拼營銷轉變為拼技術、拼產品。
如今,各家電巨頭紛紛涉足智能制造、芯片和新能源等領域。
其中,格力電器明確表示,智能裝備未來將成為格力電器第二大支柱產業,相關布局將繼續完善;將加大芯片領域的研發力度,讓國產空調用上自己的芯片。
在這場創新競賽中,海爾的開放態度值得一提。
“我們內部有一種說法,世界是我們的研發部。”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超前研發總經理王曄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據了解,海爾的創新研發過程,除有全球一線資源參與外,用戶也可和資源直接進行交互,參與整個創新。
“從創意的產生,到產品的開發,再到全球資源的整合直到產品上市,海爾整個過程都是開放的。”在王曄看來,開放性的創新平臺為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海爾堅持科技創新的源動力始終還是用戶的需求。
不久前,世界第一個5G智慧家庭實驗室在海爾落成并進入測試階段。這意味著,全屋的電器都變成迅速反應的“機器人”,為你主動提供互聯互通的智能服務和生態服務,這種曾經很科幻的場景,將很快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