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菡
中圖分類號:D29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18-02
摘 要 共青團的四項基本職能是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權益。要落實好企業團組織工作四項基本職能,必須針對問題進行路徑創新,在堅定政治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加強與青年的聯系、積極轉變工作作風上下功夫,不斷增強企業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關鍵詞 企業 共青團工作 創新
企業團組織是企業黨組織聯系青年的重要紐帶,在團結引領企業青年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方面處于重要地位。研究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創新,必須從企業團組織的基本政治定位出發。
一、企業團組織的基本功能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章》對團組織的政治定位有著明確表述:一它是一個組織,一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二它是一個學校,一個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三它是助手,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這個定位,決定了企業團組織必須教育引導青年、組織動員青年、關心愛護青年。
1.教育引導青年。按照《團章》的要求教育引導青年,必須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堅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不斷擴大對團員青年思想引導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一是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育始終;二是堅持不懈開展黨史、國史教育,企業文化教育,培養企業團員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和自豪感;三是大力開展形式任務教育,結合企業轉型發展實際,切實把團員青年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上來;四是將志愿服務作為團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展示團員青年風采,貢獻愛心力量,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2.組織動員青年。中央群團會議中指出,如何進一步提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是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組織動員企業團員青年為企業轉型發展的中心工作貢獻青春力量,是團組織以事業凝聚青年的必然選擇,新時代為青年施展才華、建功立業開辟了更加廣闊的舞臺,企業團組織要緊扣“十三五”發展規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引領團員青年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企業的轉型發展當中,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做促進改革發展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3.關心愛護青年。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當代青年的追求和夢想更加豐富多彩,需求和利益更加廣泛具體,成長和發展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各級團組織要適應青年新特點,從青年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入手,堅持開展針對性強、實效性大、覆蓋面廣的活動,把服務青年的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把服務青年的工程做大、做強、做優。只有愛護青年,企業青年才會向團組織靠攏,才會向往團組織、愛護團組織。
二、企業團組織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關化。目前企業團組織廣泛存在“機關化”的問題,在企業組織機構中,團組織通常被劃為黨群部門,與企業其他行政機構一樣,同部署同考核,團組織在部署工作時,也像行政機構一樣,習慣于下文件、基層轉、檢查評比等一套行政方法,違背了團的工作是做青年思想工作這一本質要求。
2.娛樂化。根據團員青年的實際需求,團組織需要開展一些團員青年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但實際情況是,一些企業團組織把開展娛樂性活動作為開展團的工作主體,除了組織娛樂性活動,團組織就無事可做,這種觀念導致企業團組織工作虛化、弱化、僵化。
3.貴族化。企業團組織和團干部容易在工作中走“上層路線”,下基層傾聽企業一線團員青年的聲音,真心為一線團員青年服務的工作少。所謂“上層路線”,一是圍繞企業黨政一把手轉,二是在聯系青年上圍繞“高端青年”轉,三是在評比及各種榮譽稱號上圍繞“精英”轉,一些團干部派頭十足,架子很大,惰性十足,
4.行政化。在推動團的工作開展上,不是結合團組織的政治定位和組織功能,根據企業青年的實際特點,深入到廣大企業青年中尋計問策,而是完全沿用行政工作做法,習慣于下命令、做檢查,以考核代替工作,習慣于從“文件”上找思路,找辦法,以文件代替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
三、企業共青團工作創新的路徑
共青團的政治定位和政治功能,決定了新時代的團的工作創新開展,必須圍繞把廣大青年團結在團的周圍、黨的周圍這個核心來做。
1.堅定理想信念,持續強化團員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共青團是團員青年在實踐中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校。團的十八大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堅定不移跟黨走就是我們的初心,為黨和人民不懈奮斗就是我們的使命。企業共青團要組織團員青年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團的十八大精神,牢記“黨有號召 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青年大學習”行動,將團員青年的學習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既要讀原著、學原文、悟真理,也要通過團課學習、主題團日活動、青年素質大講堂、讀書交流、知識競賽等形式,推動學習教育活動入腦入心,形成行動自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
2.強化責任擔當,組織動員青年建功新時代。企業團組織要主動融入企業經營發展的中心工作,積極尋找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為團員青年創新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不僅要做廣大青年與企業領導之間交流的橋梁,更要做廣大青年創新的引領者,服務企業青年創新創效。豐富“推優薦才”、“推優入黨”機制,面向廣大青年,開展好青年素質講堂、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等團組織系列品牌特色活動,深入開展創新創效活動,扎實推進青年人才培養工作,激發企業團員青年釋放青春智慧,把青春活力和聰明才智轉化為創造力影響力,在企業轉型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3.增強有效聯系,提升服務青年工作水平。要想改變團的工作機關化傾向、行政化傾向,唯一的方法就是深入基層,深入青年,了解掌握廣大企業團員青年的思想動態和實際需求。在做好“號、手、隊、崗、站”和“推優入黨”、“推優薦才”的基礎上,創新團員青年成長成才機制,加強平臺建設,組織青年沙龍、青年論壇、青年培訓拓展、結對幫扶等活動,為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機會;加強人文關懷,以團員青年為本,開展關愛一線青年慰問、青年交友婚戀幫助、青年體育比賽、組建青年文體協會,學習“社會化”組織動員模式,挖掘青年的興趣和需求,整合資源,開展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活動,將青年人攏在一起,不斷增強對團組織的歸屬感和滿足感。
4.切實轉變作風,提高基層的組織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明確指出,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改革舉措落到基層,使基層真正強起來。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共青團加強基層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針對基層團干部都是兼職的特點,團組織和團干部必須轉變機關化、行政化作風,不斷保持和增強共青團工作和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持團要管團、從嚴治團,積極適應青年生產生活和聚集分布新變化新特點,堅持改革創新、持之以恒,著力擴大組織覆蓋,創新運行機制,夯實基層基礎,不斷提升團的組織力,確保共青團牢牢扎根在企業青年之中,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群眾工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波.企業團組織如何發揮青年典型示范引導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9).
[2]徐萌.企業共青團工作的“三創新”[J].企業文明,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