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霞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46-01
摘 要 2019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復了全國第一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試驗區——蘇州征信試驗區,該試驗區是以市場為主導和引領,通過政府引導進行小微企業征信服務,提高小微企業的貸款獲得率和貸款效率,試驗區強調金融改革創新,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擴大融資規模等方面探索新模式,以蘇州為試驗區,借鑒經驗,形成可復制與推廣的相關金融創新成果,輻射到全國,為全國數字征信服務平臺的構建提供借鑒范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困境,然后借鑒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征信試驗區的相關經驗,探析金融創新破解路徑。
關鍵詞 小微企業 金融創新 數字征信
近年來,我國中小、小微企業數量的不斷增長,到2018年末,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占全部市場主體總數的比例超過了九成,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超過了60%,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了50%,全國超過70%的技術創新來源于中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源泉,但小微企業由于數量多、規模小、經營潛在風險大使得相應的金融產品供給較少,融資難、融資貴成為了阻礙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
一、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困境
(一)銀行與企業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未建立本地企業大數據征信中心,銀行在審批企業貸款時,主要參考企業銷售利潤以及企業法人的個人征信記錄,因為沒有與工商、法院、稅務、環保局等政府部門建立有效的對接模式,銀行對于企業是否按時繳稅、生產過程是否合法、是否涉訴等信息源不能準確把握,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不能形成“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良性循環機制,企業信用貸款基本無法推廣。
(二)小微企業金融產品數量遠不能滿足融資需求
近年來,我國小微企業總數海量增長,對應的金融服務產品也快速增長,但相對于小微企業數量的增長,金融服務產品數量相對還是偏少,規模也不大。對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來說,在一定時間內,能夠用于投資和貸款的資金是有限的,如果小微企業占用的資金多了,其他比如國企、大型企業、房屋貸款等方面可以供其使用的資金就會相對變少。當前,小微企業貸款潛在的風險大,預期收益不確定等特征,使得銀行更傾向于大中企業,使得小微企業貸款困難重重,很多不得不轉向高利率的民間借貸。
(三)鼓勵小微金融產品的相關政策不夠完善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很多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貨幣金融、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對金融部門發展小微金融服務產品相關的稅收予以減免或者優惠,鼓勵提高小微信貸占總貸款的比例。然而,從小微企業的長期發展看,與金融機構所要承擔的風險相比,當前政府的激勵政策無論是從力度上還是獎勵金額上都遠遠不夠。
二、金融創新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路徑探析
蘇州征信試驗區是全國第一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自2014年開始,政府牽頭設立國資的企業征信服務公司,2016年人民銀行與當地政府共同啟動了征信體系試驗區的建設,構建了全國首個大數據征信中心,實現了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的蘇州模式,運用這個平臺與政府或者事業單位等信息源部門進行專線對接,實現平臺系統對金融機構、相關企業信息的自動采集、篩選和整合。各地區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學習蘇州小微金融的成功典范,通過綜合地方企業征信平臺、金融服務平臺這兩大平臺的建立,有效的調動各種金融資源,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一)地方企業征信平臺
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科學技術與金融機構、實體經濟的有效融合,增強貸款、融資信息的對接效率。增強銀行、政府、企業的三方合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在供給方,吸引更多的投資機構、銀行、創投、擔保中心、融資租賃等資源集聚到綜合征信平臺,增加資金來源、創新金融產品;對于需求方,提高進入平臺的企業數量,將平臺內的金融產品和機構與需要資金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主體進行精準對接。最重要的是,提高經信委、工商、稅務、法院、環保、公安局等政府部門的參與度和執行度,進一步強化信息對接。
(二)加強風險控制能力
在控制風險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為小微企業信用準確“畫像”,并持續監測,這種全方位的監測可以協助金融部門有效的防范企業貸前和貸后的風險,解除金融部門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后顧之憂,提高針對小微企業的放貸率。比如,在今年一月份,由蘇州政府和人民銀行牽頭,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內的七家金融機構共同合作推出的“征信貸”,是無需任何抵押的純信用貸款,該產品將在企業征信平臺采集的企業稅務、涉訴等企業信用信息納入征信評估模型,協助銀行進行貸款評估,企業在一分鐘之內就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可貸額度。
(三)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保險、投行、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依托數字征信系統平臺,結合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金融產品,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根據企業在數字征信系統平臺的綜合征信水平,提供貸款,對于依法納稅、綠色生產、技術水平較高的信用良好企業提供“時間短、利率低、無抵押”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