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是人們對視覺感知的認識,先民使用的彩陶、繪圖反映出遠古時期人們對色彩的認知。色彩包含物理學、光學、心理學、美學等學科概念。中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有大量的描述色彩藝術美的場景,展現了中國的文化風俗和禮儀習慣。
關鍵詞:色彩 紅樓夢 色彩相互作用
一、《紅樓夢》中色彩的相互作用
色彩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審美情感。《紅樓夢》中描述色彩藝術的篇幅很多,第六十四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說道:“襲人等一一斟了酒來說:‘且等等再劃拳,雖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們一口罷了。于是襲人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余依次下去,一一吃過,大家方團團坐定。小燕、四兒因炕沿坐不下,便端了兩張椅子近炕放下。那四十個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不過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過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國,或干或鮮,或水或陸,天下所有的酒饌果菜。”這一細節描寫不但體現賈府這樣貴族人家生活起居的富貴,更表現了其蘊含的藝術魅力。白粉色的窯瓷,盛裝各色水果,白色更凸顯出鮮果呈現的顏色,增加視覺效果和食欲,給人味蕾上的美感,令人賞心悅目。色彩的變化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視覺效果,注重色彩的明暗關系帶來的藝術效果,白粉色容器,搭配鮮艷的果子,更豐富了色彩的美感。
二、《紅樓夢》中的色彩描述
《紅樓夢》中對色彩的描述體現在方方面面,飲食的色彩搭配、服飾的色彩搭配、器物擺放的色彩搭配等等。其中描寫服飾的色彩搭配繁多。文中描述王熙鳳第一次出場的場景:“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丹唇未啟笑先聞。”王熙鳳的服飾搭配可以說是相當華麗,大紅洋緞和豆綠宮絳的搭配,大紅和豆綠顏色的搭配給人視覺上的沖擊,紅和綠顏色明度感強,也符合王熙鳳潑辣的性格特點。再如描寫賈寶玉:“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紅色和金色色彩飽和、艷麗,這也符合賈寶玉的身份地位。
三、色彩與文化
色彩與文化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傳統文化有著不一樣的色彩呈現。特殊的色彩符號蘊含一定的文化背景。比如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家家戶戶掛春聯,掛大紅燈籠,整個色調呈紅色。因此,紅色給我們的視覺反映是喜慶的,呈現出團圓的氣氛。《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至十五日之夕,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幾席酒,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充分體現出節日的色彩。“這邊賈母花廳之上共擺了十來席,每一席旁邊設一幾,幾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的點著山石布滿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并十錦小茶吊,里面泡著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著大紅紗透繡花卉并草字詩詞的瓔珞。”其中蘊含色彩與文化之間的美學理念,彩色花卉,大紅色的繡花,小盆景等布置,整個色彩裝飾渲染了節日氛圍。
四、結語
《紅樓夢》中色彩的描寫數不勝數,其中不僅蘊含色彩搭配的美學思想,還滲透著文化底蘊。通過對《紅樓夢》中描寫色彩的章節的探究,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色彩搭配的美學思想以及對色彩與文化之間相互依存的認知,對現代色彩搭配和設計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對色彩美學方面的運用有著深遠的影響。為現代色彩美學提供了新思路,也為色彩美學在不同方面的運用提供了理論創新點。
參考文獻:
[1]孫軼旻.紅樓收藏[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2]曹雪芹.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李宜杰,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設計理論)(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