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霞
【摘 要】 目的:探究對非瓣膜房顫老年患者應用華法林的抗凝療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臨床納入2015.06~2018.01我院接收的非瓣膜房顫老年患者共98例,依據數字表法隨機分成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對照組應用阿司匹林,觀察組應用華法林,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終點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兩組不良反應率差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對非瓣膜房顫老年患者應用華法林切實可行,抗凝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值得采用。
【關鍵詞】 非瓣膜房顫;華法林;抗凝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24-01
心房顫動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發病率和年齡增長呈正相關,已對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有資料顯示[1],房顫在6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3%,而在8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高達7.5%。非瓣膜房顫是心房顫動中威脅性最高的一種類型,易引發腦卒中和腦血栓,有研究提出[2],對非瓣膜房顫患者給予抗凝治療能減少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本文探討我院對非瓣膜房顫老年患者應用華法林,觀察其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06~2018.01我院接收的瓣膜房顫老年患者共98例,依據數字表法隨機分成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對照組有32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62~78歲,平均(68.57±2.36)歲。觀察組有3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63~79歲,平均(68.64±2.35)歲。經統計學分析,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入選標準:⑴年齡均>60歲;⑵均符合非瓣膜房顫的臨床診斷標準;⑶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⑴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⑵近期臟器有活動性出血者;⑶近期有外傷史或手術史者;⑷伴有血液系統疾病者;⑸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⑹伴有惡性腫瘤者;⑺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史者;⑻妊娠期婦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均進行國際標準化比值(INR)、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腎功能、肝功能、尿常規、電解質、血常規以及糞便常規及隱血檢查。
對照組應用阿司匹林(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規格 100mg/片 批號 國藥準字H21022137),100mg/次,1次/d,囑患者于晚飯后0.5h服用,每月定期前往醫院進行一次復查,并根據其復查結果對華法林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觀察組應用華法林(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規格 2.5mg/片 批號 國藥準字 H37021314),初始劑量為2.5mg/次,1次/d,于每晚飯后0.5h服用,服用后每隔5d測量一次INR,75歲以下患者應將INR控制于2.0~3.0之間,75歲及以上患者應將INR控制于1.6~2.5之間,若患者INR超過3.0,應減少1/4華法林劑量,直到INR達標為止。若患者INR在2.0以下,應增加0.625mg華法林劑量,直到INR達標為止,達標后第一周進行INR復查,若仍然達標,可改變為兩周進行1次INR復查,INR穩定后可改為每月進行1次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終點事件和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要求患者每月前往門診進行1次復診,對未定時復診的患者采取電話隨訪,隨訪時間為2年。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資料選擇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選擇χ2檢驗,組間比較選擇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選擇配對樣t檢驗,P值在0.05以下表明有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終點事件的發生情況
觀察組終點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率
兩組不良反應率差異對比無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房顫時心律不齊會使心房收縮功能明顯下降,血液在右心房積壓,從而形成血栓或中風。臨床多采用抗凝藥物治療非瓣膜房顫,以維持心房正常功能和穩定波動。
有研究提出[3],華法林屬于香豆素類抗凝藥物,其能對維生素K產生抑制作用,阻礙維生素K參與到凝血因子II、VII、IX以及X在肝臟內的合成,以發揮其抗凝作用。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發生終點事件的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提示華法林抗凝作用明顯優于阿司匹林,趙淑娟等研究提出[4],阿司匹林劑量只有達到325mg/d才能發揮有效抗凝作用,且該藥抗凝效果遠不及華法林,臨床關于小劑量該藥物的抗凝效果仍存在較多爭議。采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無法根治房顫,患者需要長時間服藥,會嚴重損傷其肝腎功能,因此,臨床用藥時應注意把握好抗凝強度,規律性監測患者的INR,并維持于2.0~3.0之間,因老年患者身體機能明顯下降,容易合并其它疾病,因此,抗凝強度不宜過高,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人數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可能是我院對老年患者應用華法林時,將其IRN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能減少出血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非瓣膜房顫老年患者應用華法林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法,抗凝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值得采用。
參考文獻
[1] 張海青,梁文霞,陳巧等.華法林對房顫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變指標的影響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12):94-96.
[2] 陳杰民,蔡振明,蘭軍等.華法林對房顫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變指標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9):1065-1067.
[3] 黃志東,鐘國強,李金軼等.住院心房顫動患者的抗凝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0):2310-2312.
[4] 趙淑娟,趙紅衛,王憲沛等.單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華法林抗凝現狀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11):94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