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
【摘 要】 目的:探究大學生進入社會前后對無償獻血的認知分析調查。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進行抽血檢驗的大學生150例作為研究對象,使用自制問卷對大學生進行統一現場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在校期間未獻過血與在校期間獻過血的大學生比例為17:7,工作期間獻血與未獻血的比例為1.15:1。大學生對于無償獻血知識的了解途徑,在學校主要通過知識講課。結論:結果顯示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對于無償獻血的掌握程度,相對于在校期間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同時,大學生獻血行為隨認知程度升高而上升。
【關鍵詞】 大學生;進入社會前后;無償獻血;認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76-01
無償獻血是指人們向血站自愿、無報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為,是文明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無償獻血作為臨床輸血安全的基礎和前提,大多數血液均來自于固定的且自愿的獻血者[1]。本文為調查分析高校無償獻血健康教育方法和宣傳模式,
探究大學生進入社會前后對無償獻血的認知分析調查,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進行抽血檢驗的大學生15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進行抽血檢驗的大學生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大學生男80例,女70例,年齡為22-28歲,平均年齡為(25.23±2.16)歲。所選取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約6個月-4年。
1.2 方法
通過我院調查人員使用自助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現場調查并同時收集問卷,均實施匿名方式調查,大學生均需自行完成調查問卷填寫,主要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在校期間和工作期間的獻血次數[2];對周圍人以及自身的獻血行為怎樣看待無償獻血;未參加的原因;獻血的動機;對采血場所的衛生環境及采血耗材的信任程度;獻血者對獻血知識的掌握情況;獻血知識的來源途徑等相關問題[3]。以及大學生對于現今或未來獻血工作的建議。
1.3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卡方用以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經P值判定,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調查顯示,問卷發放共150份,有效問卷回收145份,回收率為96.67%,實習生60例,畢業參加工作大學生85例。
2.2 無償獻血知識獲取途徑 結合調查問卷得出,無償獻血知識主要以學校宣傳以及知識講座等居多,約為82.76%(120/145),網絡、電視為67.59%(98/145)、他人介紹28.28%,街區宣傳46.21%(67/145),其它途徑23.45%(34/145)。
2.3 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大學生進入社會前后無償獻血的原因,通過店調查發現顯示未獻血人員有81例,以及獻血人員有63例,在校期間未獻過血與在校期間獻過血的大學生比例為17:7,工作期間獻血與未獻血的比例為1.15:1。通過對比在校期間和工作期間對于獻血行為的態度得出,大學生對于無償獻血動機,無論是進入社會前后,其主要源于自身人道主義,同時獻血阻礙因素主要表現為對采血器具的不信任以及缺乏相關了解等。
3 討論
本文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于無償獻血知識了解的主要途徑為在校期間的知識講座和宣傳(82.76%),然后為網絡電視(67.59%),證明宣傳片傳播和媒體報道在網絡和電視流傳性較強同時還可借助街道社區宣傳,加強人們對于獻血知識的了解途徑和知識掌握了,與此同時,還可通過廣播報紙以及手機微信等傳播方式,普及無償獻血知識。本文結果還顯示,在校期間未獻過血與在校期間獻過血的大學生比例為17:7,工作期間獻血與未獻血的比例為1.15:1,大學生進入社會前少于進入社會后獻血人數,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在校大學生可能因身體素質有待提高,飲食不合理以及缺乏鍛煉,同時在校大學生作息時間紊亂等造成的身體素質原因,未能達到獻血要求[4]。而進入社會后,作息時間和飲食較為規律,身體素質達標。另一方面,還由于對無償獻血,知識并沒有客觀了解,缺乏相關獻血科普內容。因此在笑期間學校應對大學生加強獻血科普教育工作,客觀認識無償獻血,同時醫院也需對無菌操作觀念進行完善和加強。中心血站也應對相關用具器械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進行處理,提高大學生的信賴感。本次調查對象主要針對大學生在個體認知水平方面,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同時大學生對于獻血知識了解,多通過學校講座,網絡和電視等形式,還參加工作或實習的大
學生,對于無償獻血的了解程度和贊同率均普遍高于在校期間大學生的無償獻血掌握認知程度,同時研究還顯示,大學生獻血活動隨著獻血知識掌握程度越高而呈現上升。同時因大學生自身的認知動機,職業文化程度以及態度等因素,宣傳方式,相關法律法規和采血站服務態度和過程均會使得人們的獻血行為發生變化[5]。而相關研究也表明,知識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人,對于無償獻血熱情高和認知程度也較高,無償獻血接受度普遍較高。
4 結語:
總而言之,結果顯示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對于無償獻血的掌握程度,相對于在校期間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同時,大學生獻血行為隨認知程度升高而上升。
參考文獻
[1] 呂香娟,田真華.大學生無償獻血狀況的問卷調查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8,38(02):135-139.
[2] 邢青青,董銀鳳,常瑤,秦雪.在校大學生無償獻血的態度與認知的調查——以南京地區部分醫學院校為例[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12):2115-2117+2128.
[3] 龍華,農彩梅,尹海鷹.大學生無償獻血認知態度及行為調查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7,39(04):297-299.
[4] 高炳諫,譚均強,黃飛.云浮市大、中學生無償獻血知識及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4):100-102+122.
[5] 葉長英,吳建忠,曾嘉,齊瑛.轉型期大學生無償獻血認知調查與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06):705-707.